2013年的今天,文化部舉行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討會,針對圖書統一定價邀集各界討論。「圖書統一定價」是透過定價的手段,扼止通路商亂打折扣、壓低出版社利潤空間,藉此保護作者、出版社及獨立書店的利益,1981年在法國文化部長賈克朗推動下率先實施,從此在全球出版業刮起一陣旋風。(圖為書局打出折扣戰,本報資料照片)

2012年,已卸任的賈克朗來台訪問時表示,書籍不是普通的消費品,不是牙膏,也不是番茄醬,而是創作者的心血結晶,唯有對人類智慧及知識心存敬意,願意予以高度保護,書籍的價值才有可能被傳遞下去。他認為,過去在法國,大型商場及連鎖書店往往把出版品的價格壓得很低,對獨立書店是不公平的競爭,對作家也是一種剝削。

賈克朗表示,「許多重要作家都在晚年才被看見,他們的作品多半被獨立書店保存起來,即使是一、兩本,透過獨立書店的品味及眼光,創作者得到呼吸的空間。這樣的情況在大型通路是看不到的。一旦獨立書店無法生存或消失,影響最大的是作家,無形間也對文化造成重大損失。」

不過在台灣,若要推動統一定價,得先過《公平交易法》這關,所幸今年2月立法院已修正通過,加註「有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因此文化部在法律不會扞格情況下,已開始研擬圖書定價銷售制。目前文化部已委託學者進行專業影響評估。

今年5月,文部部舉行諮詢會,與會人員正反意見各執一詞,沒有共識。反對者認為,現在實施對於改善出版寒冬毫無助益,還可能因為折扣少,讓讀者不願意買書,讓出版環境雪上加霜。顯然要推動這項法案,還要有一段時間。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