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例子,在大陸若出現政府收購的蛛絲馬跡,往往會引發債券價格一夜暴漲,儘管大陸政府強調要讓市場發揮效用,儘量降低企業持股,但投資者仍偏愛政府會支持的企業,國有企業仍在航空、鐵路、鋼鐵、電信、金融、能源和電力領域處於主導地位,但民間企業總是苦哈哈,被外媒視為「國進民退」。
在大陸,國企、民企,地位和待遇差很大;國企不管在股市和債市,都無法走「市場慣例」,所以近來整體景氣不佳,民營企業違約數量大增,但國企債務違約僅有一家,雖然政府在力推私有化,但國有企業卻還是利用其影響力籌集資金,併吞其他資金緊張的民營企業。
若無法掃除外界對於「政府當靠山」的國企特權印象,就很難到國際上與其他企業平起平坐,對大陸想要國際接軌的目標也背道而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