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醫為患者進行拔罐火療。(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中醫為患者進行拔罐火療。(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浙江一男子近日在當地中醫院進行醫治痔瘡的肛腸手術,術後護士幫他實施艾灸治療排尿,因疏忽擺放艾灸盒不當,竟讓男子下體冒起煙來,「那話兒」慘遭灼傷,院方解釋,由於當時麻醉藥效未退,加上擺放位置靠近小腹穴位接近陰莖,一旦勃起可能就觸碰到艾灸盒而受傷。

正規醫院都可能出現這樣的意外,要是遇上假冒的黑中醫,情況可能就更嚴重。據陸媒指出,受各中醫療法宣傳誘惑,有不少民眾會到附近養生館、美容院進行按摩、拔罐、針灸等保健養身服務,但多數不具中醫診療資格,導致毀容或傷殘事故頻傳。專家表示,非法中醫氾濫,與取證不易、管理多頭馬車有關。

遊走灰色地帶

大陸高齡化社會衍生「大健康概念」已成熱門趨勢,不僅老年人,青壯年對養生保健需求日增,引來不少機構假借中醫之名,遊走灰色地帶,私下進行針刺減肥、拔罐火療等中醫診療行為,牟取不當利益,而且屢禁不止。

非醫療機構的養生館、美容會所,雖然不會在明處張貼與中醫相關服務、價目或宣傳,但私下詢問工作人員,想來個拔罐或刮痧疏通經絡,或者治療肩頸疼痛服務時,答案都是肯定的。

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劉勁松表示,「這些不具備中醫診療資格的保健機構,常將中醫保健行為與中醫診療行為混淆,打擦邊球。」

手法不當 增加危險性

「經營中醫養生保健、生活美容,就像開飯店、理髮店一樣簡單。」劉勁松指出,只要沒被投訴非法行醫,一般衛生監督部門無權管理,而且沒有執法許可權,只有出現非法行醫,或被投訴時,才能進行事後查處或監管,造成非法中醫院糾紛特別多。

中醫醫療手法可治病,也可養生,具有醫療、保健雙重屬性,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法監司副司長麻穎強調,部分技術有一定風險,例如整脊時,牽引手法不當可能造成骨折,或頸椎、胸腰椎損傷等,還有拔罐,若屬針罐或刺絡拔罐,也具危險性,必須專業醫療人士操作。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