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重慶市汪山空軍烈士公墓曾安息了武漢保衛戰、長沙會戰、壁山空戰諸役犧牲的242位抗戰空軍官兵。2009年整修為空軍抗戰紀念園之前,僅可辨識64位。今年2月作者白中琪從一紙遙遠年代遺下的墓次圖,比對出應有藍圖,穿梭兩岸並偕政論家汪治惠爬梳其中歷史,希望在抗戰勝利70周年,逐一尋回烈士,表彰事蹟,以慰英靈。
開戰後,他們追隨空軍戰神「高志航」典範,是人人奮勇、以死相期的「閻海文、劉粹剛、樂以琴、李桂丹、沈崇誨、周志開」。
亞里士多德說:「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和平。」因此,戰場變成最血腥、最神聖的和平鍛造場域,以鮮血、意志、生命犧牲打造。
1815年6月18日,決定往後20餘年歐洲和平的「滑鐵盧戰役」瞬間點燃。在炮聲隆隆、殺喊震天激戰中,法蘭西皇帝拿破崙,被以英軍為主的「反法聯盟」主帥威靈頓公爵擊敗,終結征服歐洲獨裁迷夢。
民族反侵略戰爭
雨果在小說《悲慘世界》中描述:如同人們所知,兩軍會戰的滑鐵盧是一群小丘平地,現在已和當日大不相同。戰後次年再度登臨,威靈頓驚呼「我的戰場完全變樣了。」這兩個巨大墳丘,左邊埋英軍士兵,右邊葬普魯士士兵,卻沒有法軍墳墓。對法軍來講,整個平原是他們的墓場。
「蓋茨堡之役」美國內戰轉捩點。1863年7月1日到3日激戰中,雙方16萬兵員中5萬1千人陣亡。4個月後,政府決定把戰場一部分土地,奉獻給殉國者。11月19日,在遺址設立國家烈士公墓的啟靈大典上,林肯總統發表演說,為人生而平等的建國理想、烈士奮鬥犧牲的實踐情操,做出最佳詮釋。英靈奮戰的事實,神聖奉祭戰場,用「國家、民族忠烈框架」把蓋茨堡推回祂的歷史正位,「正義復位」戰士與戰場,使他們不朽。
諾曼地海灘最長一日。1944年6月6日盟軍發動史上最大海上登陸行動「大君主作戰」。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在出發令中這麼說:「戰士們,全球聚焦愛好自由人們與你同行,摧毀德國戰爭機器,消滅壓迫歐洲的納粹暴政,解放自由世界。……我對吾等有信心,我們只接受全面勝利。」70年後,當年101空降師、最後一位存活隊員說:「我們非英雄,英雄是那些原本不被預期做某些事的人。當你自願當兵,受過訓練又有軍餉,你或許勇敢打破地獄,但不是英雄。」
1937年到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領導抗戰。漫長8年外敵入侵,烽煙四起戰火燎原,戰場是整個中國。日軍攻擊的主體是蔣中正領導的國軍,承受最大負擔與犧牲,經歷近3萬9千次大小規模戰鬥,傷亡約322萬人,平民遭遇無差別屠殺迫害,死傷人數超過2千萬人,財產損失難以估計。
戰爭是歷史浩劫,卻是人們氣節底蘊的總爆發。中國軍民即使到最後一兵一卒,也不停止抗戰的決心,其意義,遠超過個人,是集體堅毅卓絕、擁抱犧牲、我死國生的時代風華。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空軍,一個在戰前倉促整合、完成訓練的軍種,在中央航校「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精神指引,以劣勢資源拚鬥優勢日軍,冒險敢死延長國力。空戰8年,空軍折損各式飛機2468架,犧牲官兵超過4000人,飛行軍官殉國陣亡將近1/4。
生時,飛行員是打破民間「好男不當兵」觀念、投筆從戎的青年學子。當年青年投考航校,90%來自小康人家,許多是書香門第,甚至不少來自富裕家庭。航校兩年密集訓練,把他們從對軍隊毫無概念的文科生,轉化成既熟悉軍隊文化又恪守作戰紀律的軍人。
開戰後,他們追隨空軍戰神「高志航」典範,是人人奮勇、以死相期的「閻海文、劉粹剛、樂以琴、李桂丹、沈崇誨、周志開」。遨翔三江五嶽,他們更堅定衛國護親決心,卻也相約「30歲前不成家,不要害人家」,甚至是對所愛的人,連「愛」字都不忍輕易說出的齊邦媛好友「張大飛」,但他們殉國時只是20、30歲出頭,成了親姊林徽因口中,「你死是為了誰」的三弟「林恒」。
卑微的時代凝望
激烈戰鬥炮火撕裂,在無數的成功與成仁之間,成就自己的戰士傳奇。終了,有人活著看到勝利曙光,更在70年後,成了口述聖戰的「日暮傳奇」;更多戰士,落地時,成了埋骨筧橋半山空軍公墓、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重慶汪山空軍墳的「沖天先行者」。
邱吉爾在二戰後形容英國空軍時說:「在人類戰爭史中,從沒有這麼多人,虧欠這麼少人,如此深厚恩情。」本系列文章是我們卑微、卻出自內心深刻的「時代凝望」,在抗戰70周年,凝望我們在歷史偶然中,發現《重慶區汪山空軍烈士公墓次序圖》,這個戰時陪都、全國最大空軍墓葬群與長眠其中130位空軍烈士。從散落兩岸原始檔案中,首度重建空軍墳歷史和忠烈生命故事,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先行者,凝望致敬。
這是他們的故事。(待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