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芭樂栽培以口感脆、不易軟化、耐貯運的非更年性品種,如珍珠拔、帝王拔、紅心芭樂為主,其中,珍珠拔占95%為市占率最高鮮食品種,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經育種已成功開發最新品種「高雄2號─珍翠芭樂」。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珍珠芭樂品種特性優良,品質佳、容易管理,且相對耐病,但夏季果肉厚度較薄、成熟後期會快速軟化為其缺點,因此將芭樂育種目標定位在中大果型、高產、易管理,具果肉厚、少籽、果肉細緻、口感脆及全年品質穩定等特性。

「高雄2號─珍翠」選育自印尼種紅肉芭樂的天然授粉種子後代,歷經10年由前後4位同仁努力與現有主流品種「珍珠拔」在夏季有極高的區別性,果肉厚、糖酸比佳、且口感細緻、清脆,經過多方評估後決定推出。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說,珍翠芭樂植株容易管理且產量高,栽培上注意定植初期線蟲防治,開花著果期遇雨季應以高磷鉀肥配合水溶性硼防止落花落果,並在套袋前完成病害防治,就可有效降低果實發育後期病害發生。

#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