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在全球都已成大勢所趨,兩岸自然也不例外!日前公布最新的中國大陸「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顯示2015年大陸成年民眾手機閱讀接觸率已達60%,每日平均手機閱讀時間62.21分鐘,也首度超過1小時。此外,18至29歲族群的手機閱讀接觸率最高,達89.6%、直逼9成。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18日在北京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大陸民眾閱讀率整體呈現全面上升的態勢,包括綜合閱讀率、圖書閱讀率、數位閱讀率,以及紙本圖書與電子書閱讀量在內的數據均全面走高。相形之下,每人平均報紙、期刊閱讀量分別為54.76期(份)和4.91期(份),與2014年相比分別下降10.27期(份)、1.16期(份),堪稱「斯人獨憔悴」。
成年人近6成愛紙本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對大陸成年民眾傾向的閱讀形式研究發現,57.5%的成年民眾更傾向於「拿一本紙本圖書閱讀」,27%則傾向於「手機閱讀」。
調查成果當中最受矚目的手機閱讀,近年來在大陸可用迅猛發展來形容,去年成年民眾手機閱讀接觸率邁向6成,比2014年上升8.2%;中國民眾日均手機閱讀時間62.21分鐘,也較2014年的33.82分鐘增加28.39分鐘,並已突破1小時。
調查成果也顯示,年齡層越低的族群手機閱讀接觸率越高,且呈階梯遞增趨勢,18至29歲族群高達89.6%,其次為30至39歲族群的82.2%。
青少年閱讀需引導
隨著數位化、電子書閱讀的流行,難免引發各界「碎片化閱讀」、「淺閱讀」的疑慮。對此,大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司長周慧琳則認為,「開卷有益」, 「讀」總比「不讀」強。
周慧琳表示,數位閱讀尚處於發展階段,需有效地完善、引導,朝著更好的方向深化,同時還需要更好地內容得以支撐數位閱讀的空間,比如「把傳統的經典文學作品轉化為數字(位)閱讀」。
尤其,當前數位閱讀者的主體為青少年,周慧琳強調,家長、老師針對子女們閱讀習慣的養成方面,需要有效地引導,避免閱讀內容低俗、格調不高的讀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