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建議,未來台灣仍有賴政府提供更多學研、農事單位等研發經費,扶植農技產業發展,另農技產業若要走國際化、開拓國際市場,政府應在法規進行鬆綁,才能讓未來農技產業發展更寬廣。
林俊宏說明,所謂農業科技指的是利用科學方法改變傳統農業的型態,隨著全球人口愈來愈多,糧食、耕地均相當有限,但民以食為天,再加上現在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心,非常重要。
林俊宏強調,在非洲仍有很多人吃不飽,再加上全球暖化問題,亟需透過基因改造,透過農業生產技術可提升農業產值。
至於未來農技產值有多少,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對農技企業投資有興趣的投資人所關注。
林俊宏說,據統計,目前主要的農技包括種籽基金(如孟山都的基因改造)產值約160億美元、飼料150億美元、動物用疫苗60億美元、生物農藥24億美元、檢測檢驗試劑17億美元,合計達400多億元。
此外,若再加上觀賞魚、觀賞花的種苗、花卉等,林俊宏表示,合計全球一年產值至少六、七百億元,但隨著新產品發明推陳出新,例如蛋殼薄膜可萃取成保健品,也可導入科技萃取地瓜營養成份,因此,未來農技產業未來成長想像空間大。
#百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