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選前透過多次公民咖啡館與討論會議,由「公民顧問」提出對市政的建議與提案。不過,顧問團成員組成的台灣公民參與協會昨召開記者會質疑,「黃金10亮點」提案中竟有4項毫無進度,等於「被打翻了的公民咖啡」,他們也當場在市府前「摔杯」,希望有所改進。

柯文哲在競選台北市長時,邀請公民顧問團規畫3場公民咖啡館、1場開放討論會議,以落實公民參與的政見,吸引超過500人次參與,匯集68項議題後,柯更召開記者會回應,承諾選後交由市府研考會列管。

雖曾是「盟友」,公民會理事長何宗勳昨仍指出,研考會未發揮作用,柯文哲雖委派社會局長許立民統籌相關議案,但檢視公民會整理的「黃金10亮點」,有4項毫無進度、獲得「摔杯」評價,另有1項則是進度緩慢的「冷杯」,其餘5項進度不錯,獲評為「乾杯」。

被評為「摔杯」的,包括由都發局及工務局主責「將古代水圳湧泉重新恢復優先試辦一條」、教育局主責「學校與圖書館設台客原專櫃」皆無進度;文化局主辦、公園處協辦的「建立北市珍貴樹木資料庫」,場勘一次後亦無下文;副市長鄧家基主導的「全球第一條經緯城市的樟樹高架快速道路」,8月開過溝通會議後,也無後續。

許立民回應,雖沒有做到滿分,但還在努力路上,尤其摔杯的項目多半是需要更長時間協調、凝聚共識的工作,例如水圳不是只挖一條水溝而已,也牽涉社會共識與文化議題。他還說,目前雖由他統籌公民提案,但仍會回到研考系統列管,各局處也都權責分明,有專案負責人。

#公民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