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回顧2016年,哪些走勢會在未來產生一定影響?

答:有三大潮流是確定的。一、過去自動化的步調慢,產品的生命週期長,未來產品週期會愈來愈縮短,換言之,新產品推陳出新會更快。二、軟體變得很重要,如各種系統軟體、應用軟體等,將會因網路、通信技術的發達而快速更新;過去世界各國各自發展通訊協議,呈現百家爭鳴局面,未來則會漸趨統合,因此某些軟體和通訊協議將成為主流。三、「以客戶需求為主」的智慧製造相關產品、系統和軟體,成長力道將比以往來得更大。

問:智慧製造的終極目標是智慧工廠,但為什麼需要智慧工廠?

答:智慧工廠是為了應付未來人類的生活型態、市場需求而必需逐漸導入的一個主流型態。什麼是未來人類的生活樣貌?拜網路、資通訊整合技術十倍速發展,物聯網將會建構得比現在更好。透過資訊透明、大數據分析,過去無法預測的人類消費習性、需求,未來都可被預測分析;同時,客戶追求的是獨特、個性、多樣化、物美價廉的商品,並要求即訂即取、快速供貨。為了要適應這些市場特性,必需導入智慧化的產業能力。

問:未來工廠應該是什麼樣子?

答:因為研發、生產、上市速度都更快,加上生產、商品模組化了,因此未來的新產品不必一等就1、2年,設計階段在電腦的虛擬世界就可做完,包括設計、驗證、測試等…,再來進入實體工廠生產就變得更快。此外,因應多樣性需要,未來工廠將會很靠近市場端。很可能一間店面背後就有一間小工廠,重點是裡面的設備是非常聰明、彈性、有智慧的,可輕易用一條產線就可生產出很多不同的產品,甚至能用很標準化的製程做混合生產,製造出多樣化產品,這就是智慧工廠。廠裡也沒有很多作業員,因為從遠端監看就知道每一台機器設備的運作,機器有沒有在動、何時要調機、維修以及做出來的產品是不是良品…,所有監控與控制交給背後的雲端控制中心就能指揮若定。相同,物料系統到時也會升級為智慧型供料系統。

問:台灣業者應如何應戰?

答:這一波大變革的發生,不是緩步進行,而是快速變革發展中。我認為台灣業界要加強投資R&D,並積極大膽跨入新領域、引進新的技術、架構與觀念,累積「快速推出適合未來」的產品/機種的實力。此外,要前進智慧製造,製造業不能再用「集中式、計畫性」生產,必需因應市場需求進化成「在地化分散式、精準預測性」生產。因此,唯有智慧製造概念的實踐才能滿足這樣的供需架構。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