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人!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受邀為澳洲雪梨舞蹈團(Sydney Dance Company)編舞,以嫦娥奔月等月亮神話故事為靈感,推出全新舞作《大明》(Full Moon),預計4月在澳洲雪梨、墨爾本、坎培拉等城市巡演22場。
神話入題 舞出月之華
鄭宗龍表示,「大明」一詞來自古代詩詞,指的既是大太陽,也是滿月,「東方人渴望圓滿,所以我們總使用圓桌、吃湯圓,聚在一起賞月,這回我想透過舞蹈表現月亮的光華、朦朧、神性和陰晴圓缺等意象。」
從2011年的《在路上》、2014《杜連魁》、2015《來》到2016《十三聲》,40歲的鄭宗龍表示,「過去作品,大都取材在台北萬華的成長故事,關注土地和家鄉,這次作品以神話故事為題材,既是推翻過去的自己,也是給自己新的挑戰。」
太陽愛美人魚 最吸睛
為了蒐集月亮相關神話故事,鄭宗龍閱讀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詩詞,也從神話學者喬瑟夫‧坎伯《英雄的旅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熱帶的憂鬱》等著作裡尋找靈感。
「其中有則巴斯克人(Basque)傳說很吸引我,內容描述太陽愛上美人魚,當他們結合時,美人魚流下快樂的7滴眼淚,於是太陽用彩虹把美人魚綑綁在自己身旁,最後太陽放開美人魚,美人魚往天空飛去,就成了月亮。這段故事,也會在舞作中呈現。」
鄭宗龍表示,為了展現月亮的朦朧之美,他安排演出從隔著一層薄透的布幕開始,「當布幕打開,觀眾會看見一個大廣場,這個廣場代表同一個時空,在不同的定點,有不同的故事發生。」
舞作落幕 在月缺角時
鄭宗龍透露結局,「我預計在作品快結束時,讓舞者瞬間圍繞成一個圓,展現月亮的光華和神性,但很快地,又有一個缺角出現,舞作將結束在缺角出現的瞬間。」
澳洲雪梨舞蹈團有48年歷史,是澳洲具代表性的現代舞團隊。2015年該團藝術總監Rafael Bonachela,與在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的雲門2相識,促成合作機緣。鄭宗龍預定3月前往澳洲工作一個半月,並於4月29日在雪梨羅斯林帕克劇院首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