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銀行調查的亞洲退休指數中,53%的台灣受訪者,未曾積極規畫退休生活,相較上,印度、印尼、大陸受訪者均在23~25%;然而,同一調查詢問台灣民眾,有沒有「嘗試計算退休所需金額」,答案竟然超過八成回答「是」,同一問題,香港人的答覆「是」的比率僅59%,看來台灣民眾對於退休議題十分猶豫,似乎除了算一算現行體制下可能拿到的退休金額,還不知如何動手規畫。
這個現象,近日來的年金改革草案問題造成社會對立,即可見一班。年金改革會議及多場分區座談,原是為了尋求各界共識,卻引發更多的對立,勞工保險、軍人保險、軍人退撫、公教人員保險等等系統複雜、資訊混亂,各方人士怎麼算都算不清楚,民眾也愈算愈生氣。
對銀行財管專家來看,這是台灣民眾把未來的退休生活完全寄托在「公有退休金」上的原因。星展銀行(台灣)消費金融處處長孫可基就指出,調查顯示,台灣僅三成會尋求專業退休規畫和建議,才會導致逾六成台灣受訪民眾覺得,要負擔退休後生活相當困難。
銀行財管主管強調,民眾不要以為上門向銀行請教退休規畫,就一定會被當凱子、或會被剝很多層皮,退休規畫專家有時提供的是「觀念」,且一直提醒,讓民眾觀念及早更正。
例如,渣打銀行財管部門指出,退休理財當中有「100減年齡法則」,意即超過50歲的理財族不宜將股票作為主要資產配置項目,可是台灣50歲以上族群有15%仍以股票作為最主要部位,一定要退休規畫專家一直提醒,並採取公開討論方式,客戶才會慢慢聽進去,真正採取行動調整資產配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