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老字號」北京同仁堂,頻傳負面消息。天津質量監督委員會今年2月公布2016年下半年藥品質量監督抽驗結果,顯示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責任有限公司販售的炙甘草含量不合格。
這也是從去年2月山東藥監局通報轄區內有藥店,販售同仁堂製作的翻白草性狀不合格後,同仁堂在短短1年內第6次登上質量不合格榜單,其中還包括1次銷售劣質藥品。
從翻白草之後,四川、湖北、貴州等地主管機關陸續通報同仁堂生產的「加味左金丸」、熟地黃、「(燙)骨碎補」等藥品分別有含量測定不合格或產品裝量有差異等問題;而同仁堂在山東淄博開設的藥店,2016年10月甚至被查獲銷售劣藥,被官方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
對此,民眾與中醫藥界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同仁堂2016年曾獲第2屆中國質量獎,也曾積極推行《品牌保護信用等級評定辦法》,將產品質量、經營質量、服務質量、廣告發布、價格管理等內容納入評定標準,分為A、B、C三級,每年對所屬單位信用等級進行考核評定,實施品牌工作一票否決,沒想到產品卻屢被抽驗不合格,陸媒認為同仁堂的監管疑似出了漏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