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上即將解散的戲班,高唱「一個黃金年代過去,下一個黃金年代會再來」,台下觀眾也跟著激動落淚,不捨離去。明華園戲劇總團的《散戲》回來了,日前完成台東演出,將於本周末起巡演於桃園、嘉義、台南、台中等地,帶領觀眾重溫歌仔戲的黃金年代。
明華園戲劇總團今年才剛獲得台北文化獎,8月份也才剛受邀完成中國大陸江蘇大劇院演出,回來又馬不停蹄加演《散戲》,總團長陳勝福表示,「這都是為了照顧觀眾想看戲的心,就像劇名一樣,雖然是《散戲》,但是戲散了,人心不散。」
現實的進逼 人心不散
《散戲》改編自作家洪醒夫同名小說作品《散戲》,內容描述民國50年代,歌仔戲受到電影、電視衝擊,只得從內台戲院出走,改演野台戲,或是轉型在表演裡加入新元素。一個名為「玉山歌劇團」的歌仔戲團,也面臨解散情況,而女團主在解散前,則是使勁渾身解數,想辦法撐下來,即使最後仍不敵大時代的環境改變。
陳勝福表示,戲裡面所描述的故事,都是取材他所親眼見證過的事實,像是孕婦上場演戲、舞台上臨盆、和歌舞秀拚場、粉絲追到後台等情景,「明華園戲劇總團有88年的歷史,很多事情都經歷過,我看過歌仔戲時代的斷層,也看見上一代人如何苦心經營一個戲班,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抵擋時代改變,期望著有一天觀眾能再回到戲棚下看戲。」
旋轉舞台 見戲班人生
為了表現那年代,歌仔戲演員吃、穿、喝、睡、演都在同一個空間發生,明華園戲劇總團也特別打造旋轉舞台,能快速切換台上、台下場景,讓觀眾看見最真實的戲班人生,可能上一秒還在餵孩子吃飯,下一秒就拿著道具上場正式演出。
陳勝福說,「這個旋轉舞台效果很好,雖然是運用人力旋轉,但卻發揮它最大效益,合乎這齣戲的精神,表現在前台光鮮亮麗吸引觀眾的演員,下了舞台也有不為人知的辛酸。」
《散戲》將於9月23日於桃園展演中心,分別演出下午2點半、晚上7點半兩場。之後於10月7日到嘉義縣民雄表演藝術中心、10月21日到台南新營文化中心、11月4日至5日在台中中山堂演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