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推《促轉》劍指兩蔣,蔣家第四代蔣萬安對《促轉》則持開放態度,他認為轉型正義目的是和解,台灣存在不同記憶的人們,應藉此互相溝通了解,社會才能和諧,政府切勿用粗暴手段轉型,否則只會加劇社會對立。
蔣萬安因是蔣家後人,對轉型正義態度總被放大檢視。蔣萬安不覺因此承受壓力,對他來說,蔣家僅是「血緣」,「外界以為我背負什麼,但我只是就事論事。」
蔣萬安認為,比起蔣家關係,他更熟的是基層。比如他與「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蔡寬裕談過,被蔡寬裕長年奔走的精神感動,他一直記得蔡說「我們這群受難者,不想帶著不法審判的有罪判決入土」,因此他在立院表決時,針對平復司法不法條文投贊成票。
蔣萬安說,有人定義過去為威權時代,但他也聽到民眾說對蔣經國緬懷之情;在台灣,彼此有不同記憶,須透過溝通互相理解,才能促進社會和諧。
但蔣萬安仍抱期待,他認為是要「面對歷史、還原真相」,目的是促成社會和諧;但在執行方式上,他希望執政者維持一個原則:「同理心」。
他認為執政者應公開政治檔案及史料,對兩蔣「功過並陳」,由人民評斷。他說,轉型正義能否成功,不在清除多少威權象徵,而在盡多少努力「溝通」;社會和諧、和解才是目標,搞清算鬥爭將加深社會傷痕。
蔡寬裕表示,目前仍有許多政治受難者,法律上屬有罪「前科犯」。《促轉條例》將賦予在世、已不在世受難者,名譽恢復及罪刑取消的機會,「還給我們清白很重要」。
「我們當然不反對和解」,蔡寬裕坦言,受難者家屬至今仍不知該和解的對象是誰,當年加害者以國家機器行使國家暴力,過程及原因都不明朗,唯有開放政治檔案,才能揭開真相並和解。目前,逾3000卷政治檔案未解密,也有大量檔案外流民間。
#轉型正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