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小作所)」提供身心障礙者自特教學校畢業後,白天時間可與社區互動、參加簡單手作課程的機會。北市社會局18日宣布再開設4家小作所,全市服務能量達200人,明年預計要再開4家。
去年曾有特教學校家長向北市府陳情,指身心障礙孩子畢業後,因為沒有足夠的庇護工場或小作所,導致他們只能待在家,不但對身心發展不好,也讓家長沒有喘息空間,希望社會局能增加小作所數量和住宿型照顧床位。
所謂小作所,是指社會局透過自辦或委託民間團體,成立一處約50坪左右的社區據點,提供身心障礙者學習簡單的作業活動,例如烘焙、製作手工皂、禮盒包裝、簡易代工等,提升自立能力之外,也有機會和社區互動、給予家人喘息機會。
社會局身心障礙者福利科長廖秋芬表示,台北市患有智能障礙與自閉症人數大約1萬人,全日型住宿與日照機構提供約2000個床位,加上身障資源中心、小作所,大約是3000人的服務能量。
此次小作所從6間增加至10間,包括士林工坊、中山工坊、信義工坊(2間),共可多服務80位年滿15歲以上,具備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參與作業活動的身心障礙者,明年在內湖、文山、萬華、南港區增設1處。
社會局長許立民也表示,無論身心障礙者情緒上的穩定,或是家屬照顧的問題,透過日間到小作所作業,都能夠減輕負擔。
#社會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