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的過濾與分離技術展會FILTECH於日前盛大開展,會場匯集濾材產業領導廠商。其中台灣濾膜生力軍承鴻工業於會場首度發表陶瓷複合膜,以領先業界過濾精密度兼具突破性的純水通量,打破了在精密過濾領域中,外商領先的地位。而利用複合材質所打造的耐用、易安裝、可逆洗重複使用的膜過濾精密工藝,更是引起濾材業界高度關注。
承鴻工業董事長陳俊炳表示,有基於產業對分離程序的要求,正朝著操作簡化、節省能源、降低污染及提高產品品質之前提發展,薄膜分離法已逐漸取代部份傳統分離技術,不管在傳統的食品、醫藥、化工及環工等產業到電子及生技等高科技產業皆扮演重要角色。根據調研機構分析,膜分離技術市場規模將於2020年成長至32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9.47%,其中陶瓷膜成長率更是高達11.7%。有基於此,承鴻工業獲得中原大學薄膜中心與台灣大學技術授權,取得創新性的薄膜科技,並成功將突破性技術商品化,此次參與德國科隆FILTECH過濾展除了希望將創新複合濾膜技術推廣到國際市場,亦希望助產業界改善過濾工法並貫徹循環經濟,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承鴻工業副總經理陳思翰表示,隨環境保育及永續發展意識不斷提升,除巴黎協定力挺循環經濟在氣候變遷減緩中的角色,各國部門亦競相推出相關法令規章,在我國目前力推之5+2產業創新計畫中,更是將其視為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之重點產業。循環經濟指仿效大自然的零廢棄、零污染,讓資源不斷循環再生,以達經濟永續發展目標,是承鴻工業成立宗旨,也是創新複合陶瓷膜技術的精髓。
承鴻工業執行副總經理李雨霖表示,目前循環經濟無法真正達到零排放與資源有效循環再利用的目標,主要在於傳統製程僅重視操作程序方便,而忽略了製程回用設計。導致越到製程後端,廢液中所摻雜之化學物質越複雜,亦難回收再利用。但是若要在每一個製程中進行處理,除極端強酸、強鹼、溶劑和部分高溫的環境對於濾膜之抗化性和耐溫性是一大考驗,濾膜之消耗也是重要成本考量,因此大部份廠商傾向管末處理,卻降低了資源回收的可能性。
創新熱處理技術 打造膜分離黃金組合
李雨霖說,市場需要可回收兼具成本優勢、高抗化性或高抗溫性之高效膜分離純化技術,除了須實踐高阻擋率與透流量,更須要有易安裝,高抗污(油)性、堅固耐用與可重複使用之特性,現行膜分離技術所應用之材料實際使用上很難十全十美。其中,金屬膜的優點是安裝容易與可逆洗,但孔洞過大為其缺點。相較之下,陶瓷膜在過濾精度強過金屬膜,不過封裝、易碎及逆洗效果較差卻是其問題點所在。而目前市面上現有高分子膜的缺點則是抗油、抗化性、抗溫性差與使用壽命短。
承鴻工業以創新熱處理技術,利用物理方式將以陶瓷材料作為基材之功能性孔洞選擇層,成功與金屬結合互補,突破傳統陶瓷膜的使用限制,結合金屬膜高耐力及高再生率的特色,堪稱膜分離技術之完美組合。李雨霖說,陶瓷金屬複合膜材保有金屬膜逆洗效果好之優勢,並改善其孔洞範圍太大及孔洞分佈不均的缺點。有別於傳統陶瓷膜 ,複合陶瓷膜安裝非常便利,直接將複合濾芯所搭配的標準鎖頭,鎖上對應的鎖盤即可,且不會有洩漏之疑慮。
複合陶瓷膜材亦可重複逆洗並藉由特殊程序恢膜材效能,維護成本低。而承鴻工業為客戶所量身訂做維修方案,可視複合陶瓷濾芯毀損狀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受損的濾芯修復完成,亦節省原系統耗材之成本。陳思翰說,利用陶瓷功能性孔洞選擇層可強化底部孔洞基材之優勢,改善其缺點,承鴻工業亦將依客戶不同需求,提供多樣基材選擇。
超濾精度結合領先濾效 突破業界極限
除了材質的穩定度,承鴻工業所研發之複合陶瓷膜的過濾精度,可達到99%阻擋率的絕對過濾等級,除提供1000、450、200奈米的過濾精度,甚至可達到超濾等級的50奈米過濾精度,且濾效亦遠遠超越市面同孔洞大小之產品,更是此一技術的重要亮點。以過濾精度450奈米且阻擋率為90%的濾膜產品為例,純水通量超越業界領導廠商同級產品30%以上。
李雨霖說,過濾精度的提升在部分含有重金屬廢液處理程序中,可以減少金屬螯合劑及絮凝劑等化學藥劑之使用,僅調整溶液的酸鹼值就能達到精密分離的效果,不但可以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同時可以省卻終沈池的土地成本。另外,以切削液過濾為例,在導入承鴻工業的解決方案後,成功地從含有碳化矽的切削液廢液中回收了碳化矽以及切削液,可以說是循環經濟的最佳實踐。
陳俊炳表示,承鴻工業的技術實力與目前全球大廠具有互補作用,目前承鴻工業已與國內數家工程公司搭配合作,提供在地化的工程服務及產品保固,除了民生與工業產業,未來亦將進軍生技產業。此次參與德國科隆FILTECH過濾展試水溫,則是著眼於更廣大的國際市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