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圈需要什麼樣的國際交流環境?看重台灣的實力,曾任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總監的任天晉(Magnus Renfrew)在台打造全新的藝術博覽會,明年1月登場;另一方面,去年與英國聲音藝術家Simon Whetham臨時興起藝術交流而遭檢舉的葉育君,則嘆台灣的國際交流機會,被工作許可問題硬生生切斷。
活躍於亞洲藝術市場的任天晉,曾被《ART REVIEW》評選為「國際藝壇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由他發起、統籌的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明年1月將在台北舉行,任天晉指出,將是80家藝廊的小型藝博會,但國際一線畫廊將占7成以上,著眼於連結台灣各界,進行交流,希望更多國際畫廊、藏家看到台灣當代優秀藝術家和作品。
為掌握藝博會水準,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評審委員包括Patricia Crockett、Waling Boers, Isa Lorenzo、Edouard Malingue及Elisa Uematsu,台灣獨立策展人、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亞太區委員會成員曾文泉也表示,泰德美術館的幾個藏家成員,也將於明年組團來台,對於台灣藝術文化被看見有相當助益。
不過,去年因邀請外國藝術家進行交流而被檢舉違反《就業服務法》的行動藝術家葉育君,目前自籌分期繳交5萬罰鍰外,也透過立委陳學聖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認為即便依新上路的《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仍有如一堵高牆,讓台灣藝術家的「熱情交流」面臨觸法,隔絕了民間國際藝文交流的活力。她直言:「為了怕違法,半年來我拒絕掉的外籍友人,至少10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