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關稅戰箭在弦上,一旦兩國各自祭出高關稅,多位專家指出,從美國禁止華為進入美國市場,到大陸福州中級法院判決美光應暫停在大陸銷售DRAM產品來看,這一次的中美貿易爭端將使中美科技企業成為受害者,尤甚是對大陸聯結日趨緊密的美國半導體業者,這些即將落地的關稅有可能打斷他們與大陸市場的布局,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讓他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中美關稅戰倒數計時的階段,兩國政府先後為對方的科技企業祭出禁制措施。其中,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企圖阻止中國移動進入美國市場;僅僅一天之後,中國的福州中級法院便以侵犯聯電專利權為由,判決美光應暫停在中國銷售DRAM產品,這顯示中美關稅戰還未登場,兩國已經開始拿對方的科技企業開刀,較勁互槓的意味十分濃厚。
關稅戰 半導體業焦慮
這樣的氛圍也讓美國的半導體業者十分焦慮。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一旦關稅戰擴大或延長,這些美國科技業者擔心與中國的緊密貿易聯繫將被打斷,屆時川普所試圖保護的美國科技產業恐怕將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而上述中國法院對美光的判決,就是此一高風險因素最顯著的警訊。美光去年的營收有一半來自中國市場,消息傳出後股價重挫逾5%。
對於美國的許多觀察人士來說,中國法院選擇這個時候針對一起專利案件中作出上述裁決並非巧合。BMO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Ambrish Srivastava認為,在美國關稅即將生效之際,這是一種針鋒相對的舉措,「中國在展示它手中握有多大的籌碼。」
貿易保護 將適得其反
華盛頓的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徵收進口關稅是為了保護美國晶片公司的話,那此舉將適得其反。
以英特爾(Intel),其在全球各地生產的晶圓大多會被送到中國成都一處工廠進行加工和封測,這些晶片最終會隨著各式電子產品回銷到美國,屆時勢將面臨川普的高關稅待遇,這也意味著半導體供應鏈的複雜性將使美國公司的損失超過中國同行。有業者便直言,「川普在試圖保護美國科技產業的關鍵部分時,顯然瞄錯了靶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