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總理10日共同表示,支持自由貿易及反對貿易保護,對於甫遭美國貿戰打擊的大陸來說,在聲勢上扳回一城;大陸學者認為,在中美貿易戰剛爆發之際,在中方勸說下,德國總理再一次公開表達相關看法,算是給中國政府積極回應。但離中德將聯手在貿易戰中對抗美國,則沒到這個程度。
中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教授時殷弘指出,美國川普總統上台後,中德政府已多次發表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聲明,批評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當然,在中美貿易戰剛爆發之際,在中方勸說下,德國總理再一次公開表達相關看法,算是給中國政府一次積極回應。
不過,大陸也要清楚,雖然德國及歐盟雖然也批評川普的制裁性關稅措施,但他們也和美國一樣,抱怨與大陸的貿易關係。時殷弘提醒,即使與美國關係疏離,德國和歐盟仍是美國的盟國。
時殷弘認為,僅從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發言,就推論中德或中歐將聯合採取具體的行動,對抗美國的貿易戰,顯然距離現實有很大的距離。
先前有傳言,中方將擴大對歐盟開放市場,以爭取歐盟一致在經濟上抗美,但結果被歐盟拒絕。這一傳言反映中歐聯手抗美的難度極大、可能性極低。
北京大學國關學院教授梁雲祥分析,中德總理說的都是原則性聲明,外界,特別是大陸可以解讀是「說給美國人聽」,但兩國目前沒有任何具體的共同對美措施。
而中方先前已承諾,將提高德國公司在中國合資公司中的持股比重、也將批准德國在中國設立獨資的化工廠、承諾保護德國公司的智財權、不強制規定德商技術轉移等。
中方做了具體讓利,而德方只有原則性的重申,大陸學者認為,這就是中德之間的互動情況。
由於德國和歐盟至今仍拒絕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立場和美國一樣;還有,德國也和美國一樣,不斷指責中國不開放市場;梁雲祥認為,想讓德國或歐盟與中國攜手一同對美打貿易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美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