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遴選掌舵者的口味改變,高調強勢的執行長漸不受寵,低調謙遜的CEO受到青睞。

■Companies are hiring unassuming chiefs to tamp down scandals,toxic culture and drama,but history suggests swagger has benefit.

全球商界偏好的執行長(CEO)類型近來180度大轉變,讓高調霸氣的領袖幫企業掌舵已經退流行,選擇低調謙遜的主管當家才是王道。

自1980年代起,企業界對一種新型態的執行長及金融家趨之若鶩,他們多半具備行事大膽、積極進取、鬥志旺盛、鐵石心腸、講求利潤且引人矚目的領袖作風。

而今很多知名大企業似乎又偏好特定的CEO類型,只是他們遴選的對象與過去相差十萬八千里,可能沉悶地讓人想打瞌睡。

WPP、GE、Uber全換掌舵者

旗下有奧美、智威湯遜等知名品牌的全球最大廣告公關集團WPP,今夏發布震撼市場的人事異動消息,衝勁十足且說話不假辭色的創辦人索瑞爾(Martin Sorrell)下台一鞠躬,換個性內斂、說話柔和的瑞德(Mark Reed)上台。

今年9月,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宣布退休,他打算一年後交棒給冷靜理性著稱的現任執行長張勇。

美國工業巨頭奇異(GE)10月初撤換執行長,把讓這家百年老店回春的希望,寄託在不譁眾取寵、不喜歡曝光的空降部隊卡普(Larry Culp)身上。

著有《我想要的,你都會雙手奉上:慕尼黑商學院教授的全方位談判課》(Deal!Du gibst mir, was ich will)的協商專家納斯海(Jack Nasher)指出:「如果你散發自信,大家就會跟隨。」他說:「現在的CEO害怕出錯,他們不會脫口說出絲毫惹人不快的話,正因如此才會沉悶無聊得很。」

幾經周折後,線上叫車龍頭優步(Uber)終於在去年聘任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執掌優步,這位謙卑又務實的前Expedia Inc.執行長雀屏中選,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要靠他壓制因共同創辦人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而起的毒文化(toxic culture)。憑藉好勇鬥狠的拚勁打下Uber江山的卡拉尼克,因公司頻爆性別歧視等醜聞被逼宮下台。

有「拉斯維加斯之父」封號的永利度假村(Wynn Resort)創辦人史帝夫‧韋恩(Steve Wynn)、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執行長孟維斯(Les Moonves)加上WPP創辦人索瑞爾,在Me Too運動狂潮下遭受害人控訴性侵或性騷擾,儘管3人都矢口否認,但他們也黯然退出領導階層。

強勢領導人非全然是壞事

《從A到A+》(Good to Great)作者、美國管理學家柯林斯(Jim Collins),在2001年首次提出「第五級領導」(Level 5 Leadership)的理論,總結出略帶謙遜的領導特質,是經營管理的重要資產。

但企業領導人狂妄自負也並非全然是壞事。執行長的公眾形象未必和他實際的領導作為有必然關聯,不過一個管理能力卓越的領導人,或許有狂妄自大、大放厥詞或譁眾取寵的一面。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若沒有豪情壯志,iPhone就不會問世。

#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