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指出,英國公投脫歐後,抗憂鬱藥物用量比起其他藥物增加13.4%,意味著民眾變得更加憂鬱。
■A new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use of drugs such as Prozac ha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3 percent compared to other drugs since the referendum.
一份最新研究發現,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通過脫歐公投後,該國抗憂鬱症藥物用量隨之攀升。研究者認為,英國脫歐帶來不確定性,導致民眾憂鬱程度升高。而酒吧業者也表示,許多民眾對於脫歐議題感到厭倦,於是紛紛躲到酒吧買醉,希望求得寧靜。
英國酒廠兼酒吧經營公司Greene King指出,民眾為了脫歐議題經常吵得不可開交,許多人乾脆躲進當地酒吧放鬆,而這讓他們最近生意翻了好幾倍。
Greene King表示,截至10月14日止的上半年,該公司稅前獲利攀升3.2%至1.27億英鎊(約1.63億美元)。執行長阿南德(Rooney Anand)指出:「大家聽到脫歐就厭煩,因此都跑來酒吧解悶。」
而《英國醫學期刊》(BMJ)11月底刊出一篇研究,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探究「脫歐公投對於民眾心理健康有何影響」。研究者收集英國326個選區2011年~2016年的資料,並比較這些年度7月分的抗憂鬱與非憂鬱症(如痛風、貧血)藥物用量的差別。
抗憂鬱藥用量 持續增加
結果顯示,在英國脫歐公投前,兩者用量皆逐年增加。但非憂鬱症藥物用量在公投後開始下降,但抗憂鬱藥物用量卻持續增加,儘管成長速度不如先前。報告指出,公投後抗憂鬱藥物用量比起其他藥物增加13.4%。
研究作者之一、同時也是倫敦國王學院商學院講師梵多羅(Sotiris Vandoros)指出,脫歐公投可能是英國民眾服用更多抗憂鬱藥物的原因。
梵多羅指出,脫歐公投帶來的煩惱,包括英國未來陷入未知、經濟動盪、工作機會流失、企業外移、歐盟公民能否繼續留在英國等。
梵多羅表示:「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壓力、焦慮與煩惱,有些人因此變得更加憂鬱。」
而當問及「為何非憂鬱藥物用量在脫歐公投後降低」,梵多羅回應,其一理由可能是脫歐公投後的混亂導致民眾分心,因而減少外出看病與拿藥次數。
但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社工系講師康明斯(Ian David Cummins)指出,此研究難以證實「英國脫歐與抗憂鬱症藥物用量兩者有關」,畢竟脫歐議題牽連極廣,而民眾尋求憂鬱症治療原因亦相當複雜,包括社會福利縮減、薪水變低、工作壓力過大等。
康明斯指出,英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大力推動撙節政策,加上社會不平等情況加劇,這些恐怕才是民眾憂鬱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康明斯今年稍早曾發表報告證實「撙節措施會對心理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實施撙節 20%英國人陷赤貧
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英國實施撙節等相關政策,導致該國約1,400萬人陷入赤貧狀態,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而倫敦國王學院心理與神經科學教授楊艾倫(Allan Young)則指出,英國抗憂鬱藥物用量近年來不斷攀升,此報告數據可能只是單純反映這個事實而已,無法斷言原因來自於脫歐公投影響。
(工商時報)
推薦閱讀
-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或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
-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
- 發言涉及攻擊、侮辱、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家安全、政府法令之內容,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
- 請勿以發文、回文等方式,進行商業廣告、騷擾網友等行為,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一經發現,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
-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報導或相關連結
-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
-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且未經證實、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不實謠言等
-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圖片)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等權利;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