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也可變身成為觀賞用盆花!台東農改場研發控制新品種洛神台東5號「吉利」的光照技術進行產期調節,桃紅色的果萼相當討喜,而且洛神的花語就是「平安」,可做為春節妝點門面的新寵盆栽,將推廣給農民使用。 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陳敬文表示,一般洛神果萼期約在11月採收,該場透過控制光照,讓「吉利」可延後開花1個月,果萼期則可延後至12月到隔年1月,剛好碰上耶誕節、農曆春節,紅艷的盆栽如紅寶石般閃亮耀眼,為節慶增添喜氣。他說,洛神萼果作為觀賞用時,可於7、8月間播種,利用整枝修剪技術,不僅能矮化樹型,更能增加側枝數,培育成觀賞用盆栽。
場長陳信言指出,「洛神葵台東5號─吉利」,在2014年即取得品種權,為該場進行雜交育種獲得的1代產品,雖然不符合台東洛神農民自行留種的現況需求,較無法應用在農業生產上,但因果萼顏色桃紅,很有觀賞價值,因此嘗試作為盆花,未來希望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推廣給農民。
陳信言表示,洛神葵以台東縣種植最多,果萼營養豐富,烘乾後製成茶飲,對人體具降血脂及抗氧化等保健功效,未來推廣兼具食用及觀賞用途的「吉利」,可望提升洛神葵產業競爭力。
#台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