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獨派錯估美國對台支持是毫無條件,並非有所限制。前總統陳水扁任內推動正名制憲、以台灣名義參與聯合國公投案,事先未與美國商量,遭前總統小布希批評為「麻煩製造者」,甚至引發中美共管台獨議題。卜睿哲指出美國支持蔡英文領導政府,正是因蔡總統的小心謹慎,不會將美國的承諾視為理所當然。獨派對美國兩岸政策取向產生誤判,甚至認為現階段美國對台一系列友好政策,此時正是台灣追求「法理獨立」的「戰略機遇期」。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進行《台灣國家安全調查》民意結果指出,如果台灣一旦宣布台獨引發戰爭,大部分年輕人選擇自身會抵抗及從軍比例僅有16%,認知社會民眾會抵抗61.6%,若「台灣宣布獨立」,48.5%人認為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這顯示台灣民眾對「國家安全」存在非常嚴重「搭便車」心理,低估評價自身會抵抗,卻高估群體社會的集體抵抗及美國會協助支持防衛。
卜睿哲提出沒有一項民主機制是完美,公投未必比其他機制更好,英國的脫歐公投即是反面教材。尤其公民投票涉及國家基本認同問題時,此類公投應設置高門檻,涉及主權領土公投其賭注、成本皆十分高昂,巨大錯誤後果也會超出國家與社會所承擔。
現行《公投法》排除涉及統獨公投、領土與主權、國號變更,以及兩岸政治協議,因此喜樂島宣稱公投制新憲、正名變更國號依照現行《公投法》設計已被排除,無法投票議決。由於陳水扁主政時期全國性兩次公投,6案因絕對多數門檻過高紛紛無法通過。現在門檻降低了,去年地方選舉附帶過了7個公投案。若依據喜樂島訴求將統獨及政治協議等納入《公投法》,由於門檻太低,恐後患無窮。
對卜睿哲建議,總統府回應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千三百萬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外交部表示尊重公民行使公投權利及其結果,惟亦需考慮台灣對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的角色及責任,「會審慎處理公投的議題」。吊詭是,既然中華民國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何須透過公民投票變更領土、主權範圍及改變國號?欲透過公投制憲建國,恰恰證明台灣尚未獨立、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
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攸關美國的長久利益,台灣是一個可信賴的夥伴,但美國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任何行動,美國長久以來的政策也不支持台灣獨立公投。台灣是一個成功的民主典範,對於全世界具有正面良善力量。2018年美國副總統潘斯演講所言,對所有中國人民而言,擁抱民主的台灣,展現出一條更好的道路。美國視台灣為可信賴夥伴,或從民主同盟,或從印太戰略軟圍堵「共產中國」的前線防衛員,基本仍是從其國家利益出發,視台灣為其戰略棋子角色。
美國打「台灣牌」並給予一系列友台政策,提高台美官員互訪層級及軍購支持,確實對台灣政治自主性有所提升,但並不表示美國支持台灣尋求「法理獨立」。中華民國在台灣地區實施有效統治及歷經70年,從「有效統治」及長達70年「時效原則」,台灣屬於中華民國殆無疑慮,喜樂島這些人仍停留在「台灣地位未定論」,早該淘汰了。(作者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