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漲勢凌厲,陸股反彈力道更是強勁,上海綜合、深證成指、中小板、創業板指數囊括全球股市前四強,儘管今年以來漲勢明顯,但本益比仍低於中長期平均水準,在資金環境相對寬鬆下,企業營運可望轉強,有利資金進駐,陸股後續行情可期,布局大中華相關基金迎投資契機。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上綜指數預估本益比約11.5倍,低於過去五年和十年平均的12.93倍和12.51倍的水準,評價面仍具吸引力。大陸積極釋放政策利多,包括流動性寬鬆、科創板的推出、年內將擴大減稅降費等,使市場延續樂觀投資氛圍。

MSCI宣布提高A股全球基準指數納入因子,長線外資可望提高持股比重,陸股後續表現不看淡。

安本標準投信指出,隨MSCI分階段提升A股權重,來將會有更多外資投入,同時有助當地公司提高治理標準,市場更具可投資性,外資有理由更加看好這個市場。大陸官方正祭出系列積極貨幣、財政、法規管制措施,保障金融體系,又透過減稅政策與降低貸款限制激勵,推動國內消費動能,順利幫助經濟轉型,實現經濟穩定性,也成推動股市動力。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認為,觀察先前推動美國經濟的主要利多因素,年初以來開始減退,但亞洲強勁的基本面,及內需刺激政策,加上寬鬆貨幣政策料,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尤其看好大陸市場,將持續受惠內需消費趨勢,提供經濟增長引擎及股市動能。

陸股操作上,仍須留意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經濟數據表現等,產業配置方面,洪玉婷建議,可留意科技、金融、醫藥等類股表現,考量科創版將於第二季陸續掛牌,受惠於科評價方式改變,以及享有科創板投資收益的企業,也可多加關注。

#後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