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與台灣央行宣布利率凍漲,債券投資價值浮現。以往投資人多以共同基金方式參與債券投資,不過,投資理財專家建議,其實投資人有更多元化的選擇,透過債券ETF投資,成本較共同基金低,還免課台灣的交易所得與證交稅,還具有波動低、提供穩定息收等優勢,適合做為長期領息的好工具。

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歐美等主要央行暫緩升息言論確立後,將有利於公債、高品質債券等表現。在不升息的環境下,投資人可領取穩定的收益;若是升息腳步放緩,投資人則可期待資本上漲的機會,兩者兼備。

張勝原表示,有收益需求的投資人,若因股市波動較大,想改投資債券,就可以利用債券ETF,從存股族晉升至存債族,加上債券ETF含有相對高的收益,更適合做為長期領息的好工具。以過去經驗來看,當投資級債由高點下跌約10%,已近下修滿足點,修正後中長期持有表現佳,適合追求價差的交易族。

張勝原指出,美國債市深具投資人喜好,每日平均交易量將近6千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投資人就來自國際資金,持有高達36.4%,規模為全球第一大,高達37.2兆美元。

大陸則在2010年起,逐步開放境內市場,2017年「債券通」正式上路,各類境外機構可透過該渠道進入大陸境內債市投資,目前累計參與大陸境內債市的境外機構高達1,186家、持債規模達2,500億美元。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近期市場上擔憂美國企業債務偏高,隨著經濟動能放緩,BBB級債企業是否會有降評風險,但儘管部分企業會有從BBB級降評到高收益債級別的可能,但多數應仍會維持在投資級債的等級。

此外,企業獲利將繼續受到美國和全球增長、穩健的消費者財務狀況以及家庭收入增長所支撐。在投資策略上,除了可以美國高收益債為核心,並增加部分高評級債,以同時掌握收益,兼具下檔風險控管。

#投資 #etf #債券 #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