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將成為川普在亞洲最好的朋友?中美貿易戰和解需要雙方達成共識,重點不是在於共識內容有多少,而是雙方有共同的目標,即使背後各有不同目的。
川金二會失敗凸顯了川普要北韓同意去核的方式有限,美國與北韓的目標並不一致,北韓想要美國解除禁運制裁,美國想要北韓全面且立即去除核武,一開始的討論就走入死胡同,而這個議題可能再次引發地緣政治風險。
中美貿易談判則不同,雙方對於達成協議皆有高度意願,習近平面對經濟成長因貿易戰出現惡化,毫無疑問若達成協議將對經濟有幫助;川普則面對2020大選且美國經濟也受到成長趨緩與全球不確定性的影響,即便川普行政團隊大力宣傳,想要重啟美國投資週期的表現並不如預期,對於支持商業的總統而言,貿易協議是有利選舉的政績,對手民主黨與中國交手從未佔過上風,因此貿易協議可望重燃企業信心。
川普急於展現成果,習近平可以成為川普邁向下任總統任期的最佳盟友,也有助於投資者增強信心,所以中國同樣歡迎這份協議。
貿易戰起始於去年,但對經濟的實質影響直到現在才發酵,根據荷蘭經濟政策研究局最新的全球貿易統計資訊,過去2個月貿易量減少超過3%,對於全球需求反應極為敏感的德國經濟出現停滯的情況,經濟學家與債券投資者指出殖利率曲線變得平坦甚至倒掛,許多研究顯示這情形通常暗示經濟將走入衰退,全國商業經濟學會每季針對企業決策者所做的調查顯示超過40%受訪者認為2020年會陷入衰退。
不過,我們覺得結果將較為樂觀,特別是在有許多選舉的一年,的確如此,經濟並未處於生產過剩階段,金融體系寬鬆,銀行資本適足要求與資產負債表皆已強化,平坦的殖利率曲線更適合被解讀為金融環境具有豐沛流動性、通膨受到控制,即使美國也是如此;然而央行還是需要處理企業負債升高(超過美國GDP的47%),因金融體系趨緊將影響債市並可能讓經濟出現停滯性通膨。
隨著利率接近中性水準,聯準會比其他央行更早採取暫停升息動作,聯準會當然知道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但其決策的重點直指利率接近合理水準,聯準會對於資產負債表的立場也類似,即已縮減至合適的規模。
在股票市場長達10年的多頭行情後,是否到了暫停的時刻?經濟動能確實因為貿易爭端與中國經濟減緩而停滯,然而,美國與全球經濟持續成長並支持企業獲利表現,貨幣政策即使經過調整與正常化,對投資人而言仍相當溫和;只要沒有打擊信心的聲音出現,這些因素將使市場保持特殊的情況,讓股市與信用債持續比平均值更久的成長循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