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出版的《汪精衛與現代中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冊《汪精衛生平與理念》,首度公開的汪精衛自傳手稿。汪精衛的外孫女何重嘉表示,她父親何孟恆於1994年在汪精衛祕書曾仲鳴親人家中,偶然發現這份124頁、6萬多字的自傳手稿,「雖然我父親沒有取回手稿原件,但他複印了多份影本,並且比對其他書信的筆跡,確定手稿確實出自汪精衛之手。」

身為汪精衛的女婿,何孟恆1984年自香港移居美國後,便積極投入汪精衛研究,收集他遺留的文字資料。何重嘉表示,由於曾仲鳴親人保有許多汪精衛相關文件資料,知道何孟恆在收集,就邀他過去看看,因而發現這份自傳手稿,「我父親比對這份手稿和和其他書信中寫『張作霖』的筆跡,發現是一致的。」

手稿從汪精衛出生寫起,一路寫到1927年為止。除了中文,邊緣偶有附註法文字和翻譯。雖然汪精衛曾說他不必寫自傳,因為歷來的公開言論,就能當作審視他一生的材料,不過歷史學者王克文在序文中大膽推定,這份手稿可能是寫於汪精衛1927年底宣布引退、和曾仲鳴到法國馬賽的期間,原本甚至可能有意要出法文版,因此有法文翻譯附註。

王克文表示,民國史相關著述雖然對汪精衛著墨甚深,卻因為「漢奸」的影響,憶述十分負面,也缺乏汪精衛的文字自辯,多為一面之詞,「這份手稿是極為珍貴的史料,現在手稿面世,至少可以稍稍得到平衡。」

何重嘉在2009年開始協助父親整理、保存汪精衛相關文件資料,何孟恆過世後更接續他的遺志,「2010年我父母成立汪精衛紀念託管會,專注保存汪精衛的手稿、論述、電報、詩詞等資料。我自己過去從事廣告設計,也不是歷史學者,作為後人,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些資料出版,期待學界之後有更多的討論和對話。」

#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