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偉指出,觀察年輕人使用的科技金融服務多數是區塊鏈生態的相關,例如從國外「開放金融」的coinlend.org進行炒幣的資金調度,該平台的存放款服務利率有出現200%的行情,但是「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在幣圈交易心臟要夠強,年輕人都習以為常,再高的利率都可以在確切計算下獲得合理的回報。
「台灣未來的純網銀業者,最不應走到國外網銀的老路」,廖世偉指出,像高利吸存款、低利放款,或亂投資搶回報,都是國外網銀的老招,如果業者以為這樣可以搶到小白客群,肯定會大錯特錯。
由於資工人才現在學習的都是最新區塊鏈,即便金融機構在數位導入上已在加快,並祭出「雙倍薪資」的搶人對策,普遍仍是提供是38K月薪、進到金融機構資訊部門工作。
廖世偉認為,這些都不符合資工系畢業學生對於職涯的想像,資工學生學習的內容已經超越金融機構的工作需求,因此估計會有愈來愈多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出現,而且走的會是區塊鏈生態。
廖世偉建議,金融機構應在目前的轉型過程,把系統從WINDOWS或美規為主的主系統,朝開放技術及平台發展,可能會更容易吸引到高手人才,像他的實驗室為全國農業金庫花了一年多時間完成AIOT區塊鏈的應用,把農民生產履歷和食安實虛整合,作為農民信貸的數據支援,學生會覺得很有挑戰性,可是機構端的接受度低。
#生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