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易〈錢鼠〉找到錢,尾巴會發光。(南美館提供)
洪易〈錢鼠〉找到錢,尾巴會發光。(南美館提供)

年後全台防疫升級,許多大型活動相繼取消,但藝術仍是給予正能量的來源之一,部分展館不約而同祭出《鼠來寶》、《錢鼠搖錢.樹來寶》等展覽,展現在東西方文化脈絡中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也透過藝術家的詮釋,探討人對於物質及欲望的想望。

台南美術館(南美館)迎春推出的《錢鼠搖錢.樹來寶》,以搖錢樹為出發點,觀看由古至今,人與金錢的關係,例如以國立歷史博物物典藏的東漢〈搖錢樹〉,來看東漢時期人們對來生仍衣食無缺的期許;台灣新銳藝術家黃舜廷,多以幽默、戲謔的手法創作視覺圖像,他的〈五橘宮筊子機〉,以台語「有錢」的諧音,打造「五橘宮」這個建構在物質慾望上的想像宮,又將賭博用的角子機重新改裝,藉投幣式的博奕行動,呼應傳統習俗中擲筊的許願儀式。

黃舜廷的作品以今人視角,透過參與者須以跪姿操作的角子機台,揭示隱藏在擲筊與博奕的行為背後,皆是相似的慾望本質。曜畫廊鼠年第一檔展覽《鼠來寶》,則有多件西方名家以鼠為主題創作的作品,如安迪.沃荷以卡通角色米老鼠為創作對象,與他的濃湯或夢露肖像一般,以當代人追求的消費商品或名人,反思藝術與流行文化、賺錢的關係。

以《氣球女孩》、各式鼠形象聞名,卻從未露臉的神秘塗鴉藝術家班克斯的愛情鼠,凱斯.哈林把好友安迪沃荷的身體畫成米老鼠,排列出6個粉紅色安迪老鼠,綠色背景佈滿美元符號等,都是以藝術手法反思人類社會與物欲。

當代台灣藝術家洪易的鼠作品,則是揉合飽滿的色彩和天馬行空的想像,賦予動物新的詮釋,鼠年作品〈錢鼠〉以民俗常說的咬錢鼠為靈感,鋼板烤漆的錢鼠繽紛多彩,且尾巴還有燈泡,找到錢幣便開心發光,為人帶來幸福感。

#作品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