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6.88億元,全台首座農業循環園區在台糖東海豐畜殖場進入試營運階段,6日首度對外「開箱」,園區內結合太陽能及沼氣發電等環境永續設計,未來更計畫編列107億元,再建16座現代化畜殖場,朝向廢、汙水零排放目標邁進。
台糖祕書處長蕭光宏坦言,台糖養豬場規模龐大,其中緊臨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東海豐農場,最盛養殖超過3萬頭肉豬,但引發臭味及排汙問題,造成地方反彈,為求一勞永逸,台糖結合沼氣發電等環境永續設計,打造全台首座綠能養豬場。
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目前試養約1萬頭豬隻,共有10棟負壓水簾豬舍,每棟豬舍屋頂皆設有太陽能板,能有效降溫;且內建通風除臭、自動飼料給水、智慧化環境監控及豬糞尿收集系統,不僅有效控制養豬氣味問題,並降低人員進出頻率,可以減少病菌傳播疑慮。
蕭光宏強調,東海豐區域沼氣中心每日處理量最高可達200公噸,因此除場內豬糞尿外,還能協助處理場區外部的農業廢棄物,估計每年最高可產生230萬度電,幾乎是700戶4口之家一年的用電量;且厭氧消化後的沼渣可製成肥料,回歸農田栽植農作物,達環境循環利用。
蕭光宏指出,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是翻轉畜殖產業的起點、而非終點,目前台糖以此區為範本,將改建包含屏東四林一、四林二、大響營一、大響營二及新厝在內的16座畜殖場,期盼打造乾淨且永續的畜殖產業。
#農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