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忑在《流域》第二期中,以柏林圍牆倒下為主題繪製漫畫。(愛莫提供)
啞忑在《流域》第二期中,以柏林圍牆倒下為主題繪製漫畫。(愛莫提供)

回首距今三十一年的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達賴喇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民主運動遍地開花。夫妻檔漫畫家愛莫、啞忑,深感當年發生多件歷史大事,至今仍深刻的影響著現代世界,選出1989年四件影響後世的民主事件,集結為小誌《流域》第二期,以短篇漫畫刻劃歷史軌跡。

愛莫表示,在邁入新的一年之際,總是會回望歷史,「去年迎接2019時,我們翻了翻維基百科,偶然發現1989年是個被歷史學家稱作第三波民主化運動的重要時期,連維基百科的頁面都整整多了其他年份兩頁。1989年的我們只是小孩,對世界還懵懵懂懂,這些歷史大事從電視新聞中留下了模糊的印象,但到了現在還是印象深遠,也因此決定邀請幾位超過三十歲以上的漫畫家,一起談談記憶中的1989年。」

愛莫與啞忑從中挑選的四起歷史大事,分別是北京天安門事件、達賴喇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鄭南榕自焚、柏林圍牆倒下,邀集漫畫家匕鳴、Allen、黑書人各自以不同的主題繪製短篇漫畫。啞忑則以柏林圍牆倒榻為題,繪製出東德官員沙博夫斯基「意外」宣佈東德人恢復出行自由時,隨同官員看著現場鼓譟的媒體,獨自在旁上演徬徨內心獨角戲的緊張情緒。

愛莫表示,過去與啞忑一同至英國留學,曾被語言老師問及柏林圍牆哪一年倒下,全班的亞洲同學幾乎都面面相覷,讓老師相當吃驚,「一開始會想,我們不是歐洲人,不知道也算是正常。但仔細想想,其實要我們說出台灣的重要歷史年份,我們答不出來,這變成一個回台灣後認真研究歷史的契機,所以在《流域》第二期中,鄭南榕自焚也是我們覺得非常具有意義的一起事件,特別製作了一份剪報,呈現點火前的台灣與之後的民主發展。」

愛莫與啞忑皆從行銷產業出身,愛莫本名為王曉由,過去長期從事文創品牌與展覽的形象企劃,本名為楊捷帆的啞忑,則擔任過網路行銷企劃與視覺設計師。倆人相識多年,於2012年結婚,因共同擁有著創作的夢想,毅然決然在2016年自行創立了古代穀圖文工作室,曾與《科學少年》雜誌合作,繪製台灣科學人物漫畫。小誌《流域》發行至第二期,除了每期訂定主題以外,也以流系圖介紹漫畫創作者的歷程。

愛莫解釋,讀者看完漫畫後,對背後產製流程往往不了解,流域圖能夠紀錄平時讀者所見不到的漫畫創作過程,如創作初衷是水源、創意激盪是降雨、切換說故事的手法則是河川改道等等,流域圖不僅能當作目錄,也更能讓讀者了解創作者的發想歷程。

#二期 #流域 #愛莫 #歷史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