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區塊鏈技術因以太坊(Ethereum)智能合約開啟資產代幣化新紀元,儘管最後敗於人性,發生眾多空氣幣詐騙等事件,但歸於理性,工具與技術始終是中性的,最終作惡或為善,仍須視使用者的本性。所以幣託不斷地運用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技術,期望以技術引導人類生活向上與向善提升,落實普惠金融,提升台灣在亞洲的金融地位。

幣託科技真心建請政府思考借重區塊鏈技術達成數位轉型目標以及普惠金融,借重區塊鏈科技打造金融價值鏈,突破訊息孤島,完成Open Banking(開放銀行)所欲求的目標。尤其區塊鏈技術適用於跨場景、多領域以及多人協作、大規模使用者的特性,更是政府可以藉此重新建構新型態商業模式價值鏈。

目前區塊鏈各應用領域中仍以金融產業為重,而幣託在金融領域應用上與金融業者跨業合作,借重金融業者合作夥伴的專業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持。今年幣託將在更多跨業合作上協助合作夥伴區塊鏈落地應用,讓區塊鏈技術走入日常。尤其區塊鏈結算即清算的特性,快速縮短現今匯款到帳速度。

幣託何以能獲得金融界以及他領域合作夥伴青睞?主要因做足四大訴求:獨立且充足的營運資金、透明且受會計師稽查的稅務機制、健全的洗錢防制與打擊資恐政策、強大的資訊安全機制。我們存放近億元的營運資金於合作的銀行,比照金融機構所要求的足額資本適足率,以保障用戶資產。

另外,幣託為全台行業中唯一取得會計師事務所簽發稅務簽證,且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資誠(PwC)為幣託簽發實名制認證。幣託按風險基礎分析法(RBA)進行客戶身分驗證(KYC),並使用道瓊斯(Dow Jones)姓名檢核資料庫,篩選出制裁名單,以嚴謹的盡職調查程序為行業立下標竿。

而區塊鏈除個人私鑰隱私維護、分散式帳本技術打破訊息孤島創造價值鏈之外,資產代幣化所帶來的切分功能,可望為現有的投資市場帶來小額資金的量能活水,讓小資族有多元管道投資穩健商品。如近幾年政府力推的綠色債券,若能透過區塊鏈代幣化進行切割分拆,讓更多人能參與政府推行的重大公共政策投資,不再只是金融保險業或大型企業、高資產個人享受公共投資利益。

幣託去年底推出的債權認購平台─BitoDebt便是基於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對民間投資的期望,在嚴謹的用戶驗證基礎上,提供用戶債權認購。早年彭總裁呼籲民間投資活水挹注國內經濟,是因為台灣經濟以出口為導向,所以當2008年金融風暴以及接續的歐債風暴導致全球景氣急凍時,台灣出口業飽受衝擊,連帶GDP(國內生產總額)表現疲軟,彭總裁疾聲呼籲台灣民間資金充沛,應加以引導進入公共政策投資。

BitoDebt即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希望透過債權切割分散的方式,提供民間小額投資的機會。目前政府公債或綠債100萬的投資額,讓年輕人望而興嘆,而在景氣成長緩步的年代,政府除引導產業發展刺激經濟外,讓年輕人也能參與投資公共政策,以獲取未來可期的報酬,用來成家立業,對整體社稷是更大的福祉!

BitoDebt正為台灣試驗透過債權分拆銷售小額用戶的模式,讓一般人也能享有收益,透過附買回條款保證用戶。

#代幣 #幣託 #投資 #金融 #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