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歐洲也是主要重災區,不過大敵當前也讓矛頭相向的德國與法國破冰,歐盟兩大核心聯手下成功通過5,000億歐元的紓困案。

■Coronavirus crisis revives Franco-German relations.

歐盟兩大傳統主導勢力德國與法國關係已鬧僵很長一段時間,而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反而讓兩國關係破冰,在柏林與巴黎當局合力強推下,歐元區得以通過5,000億歐元的紓困方案,以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歐元區4月通過5,000億歐元的緊急紓困方案,對因疫情陷入困境的勞工、企業與政府提供金援,讓外界意外的是,促成方案過關的關鍵是原本對歐盟走向立場分歧的德國與法國。

一名歐盟外交官透露,荷蘭與義大利原本不滿方案的諸多內容,但在德國財長蕭茲(Olaf Scholz)與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聯手後強勢過關,當然這也歸功於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及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幕後聯合操盤。

擺脫歧見 齊心抗疫

勒梅爾受訪時表示,紓困案能過關,是因法國與德國一開始就立場一致,「我們現在已經具備面對疫情危機帶來的結果以及合作力拚快速復甦所需的所有工具。」

雅克德洛斯研究所(Jacques Delors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法布瑞(Elvire Fabry)表示,「想要捍衛歐洲經濟主權及單一共同市場,德法兩國是關鍵,新冠肺炎危機凸顯此重要性,這也是歐盟成員國共識。」

當然,德國與法國也不是對所有議題都有共識,尤其是歐元區的重大議題債務共同化,歐元區財長已達成共識,待疫情結束,將共同成立一個協助歐元區經濟復甦的基金。

只是,在此一基金的財源如何籌措方面,德國與法國就明顯不同調,法國是贊同債務共同化的構想,但德國則是反對,不論是以新冠肺炎之名發債還是其他舉債工具。

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首席經濟學家歐登戴爾(Christian Odendahl)指出,「顯然在復甦基金一事,德國與法國現在還不同調。」德國一名官員也坦言,「分歧就擺在那,我們就是不同意債務共同化。」

德法 很難完全變麻吉

一名歐盟外交官指出,「法德關係已經好轉,也發揮其關鍵的影響力,話雖如此,也不能就此認為債務共同化的歧見也可望一併解決。」

歐盟計劃藉由未來七年預算案中來討論復甦基金的議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透露,4月底歐盟峰會的主要議題會是修改歐盟的多年期金融框架(MFF),將其改為疫情結束後帶動經濟復甦主要工具。

但是盧森堡財政部長格拉梅尼亞(Pierre Gramegna)向媒體指出,將復甦基金與MFF綁在一起有其風險,因為歐盟領導人近期在預算談判上並無進展。他支持法國的一項提議,即復甦基金與MFF無關,就是一個新設的基金,如此一來便可在幾個月內就開始運作。

梅拉格尼亞說,「MFF一案歐盟已經討論了整整18個月都沒談成,這次峰會若提案將復甦基金與MFF綁在一塊,那絕對是卡死復甦基金最棒的方式。認真來說,我們必須在今夏前將此事搞定,不然峰會的威信就大打折扣。」

#歐元區 #基金 #歐盟 #德國與法國 #M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