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經濟,也帶來產業新機會,工商協進會祕書長范良棟指出,疫情期間宅經濟非常發達,帶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預估明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將達4.5兆美元;台灣科技大學資管系教授盧希鵬指出,如果這波疫情拉的時間夠長,它將解構整個經濟,「一個新的商業文明會出現」。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民眾減少群聚,降低外出購物的頻率,讓實體門市及零售業進入銷售寒冬,在此大環境下,間接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因而促成快遞、線上購物服務等需求增加,加速帶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工商協進會邀請盧希鵬以「2020電商發展趨勢與商機」為題進行演講。
范良棟說,根據分析報告指出,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金額2004年1.3兆美元,去年3.3兆美元,成長了1.5倍左右,到明年預估4.5兆美元,成長2.5倍左右,非常快速,面對數位科技時代,企業要調整策略,跟上時代腳步,透過電子商務的運用,建立新的應用模式和開發市場。
盧希鵬說,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如果這疫情拉的時間夠長,「生命會尋找出路」,一定會產生新的商業文明,會讓經濟整個解構,拉得時間不夠長,人們還會懷念過去的習慣,例如疫情讓學校老師進行遠距教學,如果時間拉的越長,就會有越來越多業者提供更好的遠距教學工具,數位學習的效能越來越好,也許不久老師和學生在教室上課的情景就會消失。
目前很多公司用遠距視訊會議工作,很多企業開始認為辦公室不需要這麼多人,不需要這麼大的辦公室,很多業務都準備外包,就如同網路改變了很多銀行的經營型態一樣,許多銀行已經不需要富麗堂皇門面的分行。
不過,盧希鵬指出,過去20年電商成功的模式,未來可能不再適用,過去是B2C模式,企業把他們的商品透過電商管道賣給客戶,未來「第三代電子商務」是C2B的時代,網路不再只是通路,「網路就是市場」,網路把一盤散沙的客戶,聚合在一起,企業再透過大數據的掌握,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服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