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有35座公園,共融遊具卻相當缺乏,讓眾多身心障礙孩子不是羨慕其他人,就是試圖參與卻引來異樣眼光,遭到排擠令家長心疼又無奈。市議員黃思婷認為,共融遊具或公園已是趨勢,市府應針對現有公園規畫出具特色且身障孩子也可以輕鬆玩的設施,讓每個孩子都享有玩的權利。
文化公園設施常整修
文化公園擁有全市唯一一座共融遊戲場,因使用率高,三不五時就傳設施維護整修;黃思婷直指,嘉市公園這麼多,卻只有一座有共融遊樂器材,對比新北等縣市積極營造共融公園,建設讓更多族群可以同樂的設施,「嘉義市要再努力」。
育有腦麻兒的曹媽媽說,孩子雖然肢障,還是要讓他享有童年,像坊間已有針對腦性麻痺者設計的遊具,但嘉義市仍看不到。專門提供慢飛天使療癒服務的師長也反映,身障孩子到公園,經常遇到安全性或適用性問題,或家長拒絕讓孩子靠近身障兒,導致身障孩童連玩樂都受到侷限。
黃思婷說,比起都會區要找地方建共融公園耗費大筆經費,嘉市有35座大小公園,應就現有資源改善,像明年舉辦2021台灣設計展,市府編列2500萬元改善公園設施,就應該把共融概念考慮進去。
共融精神擴大到學校
嘉市府建設處長陳光興說,2500萬主要針對中正公園和北香湖公園設施改善,恰好嘉市爭取到設計展主辦權,屆時會請設計展團隊幫忙規畫,讓2座公園擁有新氣象,其中中正公園遊具會朝共融去營造。
市長黃敏惠說,好的公園可以讓城市變得不一樣,「我們一定會努力來做」,肯定共融公園是趨勢,未來不只對弱勢者有友善設施的設計思維,「對任何人都友善」,且除了公園,也會把共融精神擴大到學校等公有設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