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環保局於2018年成立南寮漁港海洋資收站,隔年4月首創全國兌換點數,再以點數兌換生活物資,成功在新竹南寮港區掀起一股回收風潮,至去年底就回收近50噸海洋廢玻璃,大幅改善港區環境。
新竹市長林智堅指出,南寮漁港周圍的環境保護長時間缺乏有效機制,每當漁船從海上作業回港後,港區周圍常出現垃圾囤積情形,海面甚至常漂流啤酒、飲料罐,清理過程相當耗費人力。
南寮漁港環境改善
環保局於2018年成立南寮漁港專屬的「海洋資收站」,落實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的環保意識。2019年4月更增加點數的誘因,只要持有漁民證的民眾將資收物拿來海洋資收站,就可以兌換到兩倍的點數,希望鼓勵漁民將海上作業生產的資收物帶回漁港。
自從有了海洋資收站後,船員現在都會主動將資收物保留,回到岸上後再打包整理,以方便送至海洋資收站兌換點數。而海洋資收站回收的資收物當中,玻璃占了9成以上,去年4月到12月就累積近46.3噸玻璃,相當可觀。
廢棄漁網也可回收
海洋資收站也與海巡單位合作,在南寮漁港出海口的安檢處設置可以丟棄垃圾和回收物的垃圾桶,如果漁民有廢棄的漁網,也可以直接在安檢處回收。
雖然去年度的海洋資收站已暫告一段落,但帶著去年的成果與經驗,海洋資收站將於今年夏季後重新開張,希望能讓南寮漁港成為海洋環境保育的亮點,培養民眾更為草根的環保意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