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壽險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新台幣降1碼(0.25百分點)、美元降2碼,同時死亡保障門檻法則上路,加上宣告利率平準機制等,黃天牧坦言「保費的確會增加」,但這是為了引導壽險公司合理訂價、反應市場利率,不要為了搶保費,但賣一張保單就賠一張保單。
新制將使類定存保單更難設計及銷售,會引導壽險業者銷售保障型保單,黃天牧表示,業務員應是有能力銷售不同保單,現在只是調整商品的優先順序。即從銷售類定存保單改為主要銷售保障型商品,有能力的業務員不會賺不到錢。
在金管會「緊盯」下,今年前五月似乎不像過去保單大改款前出現停售效應,5月壽險新契保費僅659億元,比去年同期再衰退32%,已連續四個月保費都不到千億元,同時前五月新契約保費3,778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近38%,保費懸崖態勢已確定。
另外,針對國泰金訴求低利率環境可能持續到2022年,壽險資金仍需要國外投資,懇請政府莫強壓壽險資金匯回或留在國內卻找不到投資標的,保險局長施瓊華承諾,「不會調降現行額度」,只要壽險業理財型保單不要再大賣、保費不會再過度成長,國外投資也就可以維持穩定的水準。
黃天牧也表示,他非常清楚國外投資是為了解決舊有老保單利差損的問題,金管會將務實考量保險業者的需求,但各公司要作好風險管理,「不要讓外界有過多的擔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