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沿海地區台西港、箔子寮港、台子港等漁港因淤沙問題,漁業發展受阻,除設法清淤,相關單位也可重現台西港的膠筏休閒之旅、爭取箔子寮港作為離岸風力發電風場的維運碼頭,多元發展才能在傳統漁業沒落的年代中找出活路。
早年雲林縣的漁港因捕撈野生烏魚而興盛,每年冬至前後船隻群集在各漁港,熱鬧非凡,但隨著野生烏魚的減少,風光不再,加上港口與近海的淤沙問題,船隻僅能利用漲潮時進出港口,更讓漁業雪上加霜。
傳統漁業面對大環境的改變,需要與時俱進加以轉型,台西港早年曾藉由港內的「漁港小店」發展膠筏之旅、海岸生態等海洋休閒產業,卻因經費斷炊無法延續,如今雲林縣政府積極發展觀光休閒產業,地方政府與社團應要把握此一契機。
漁港也可與工業結合,目前風力發電公司在雲林外海廣設離岸風力發電風場,後續需設置維運碼頭負責風場的維護運轉,可有效帶動周邊發展,箔子寮港腹地廣大、地理位置適中,但卡在泥沙淤積導致港區水深不足,有賴相關單位協助解決。
台子港同樣面對淤沙問題,近海水域因變淺而無法吸引魚群,但近年來有青年返鄉,轉型從事較外海的捕撈漁業,為傳統漁業留下一線生機,只要願意用心改變、處處都有生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