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解放軍海軍過去一周多艘中大型水面艦艇退役。上世紀7、80年代對大陸海軍有著「里程碑」意義的艦艇離開,雖不會對解放軍海軍的戰鬥力有影響,但時代的見證,離開也是大陸海軍新時代的標竿。
中大型水面艦艇退出現役,包括7月6日退役的第一艘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艦「鄱陽湖艦」、8日退役的第一批建造的兩艘072型坦克登陸艦「雲台山艦」、「紫金山艦」,以及「珠海艦」。
鄱陽湖 首艘遠洋補給艦
鄱陽湖艦是大陸海軍第一艘遠洋補給艦,718工程油水乾貨補給艦「鄱陽湖艦」,作為第一艘遠洋油水補給艦,從第一次大規模深入太平洋,為全程試射的東風-5型洲際飛彈進行測量和彈頭打撈任務,到大陸海軍首次進入印度洋,再到大陸海軍出訪南美洲,幾乎是大陸海軍走向藍水的見證。
雲台山艦和紫金山艦作為大陸第一型自行研製的大型坦克登陸艦,填補在此類艦種建造技術的空白,和美國成為當時全球僅有能建造航速20節以上高速坦克登陸艦的國家,還被稱為「跨海軍馬」。尚未正式宣布退役的051G型艦,則是大陸海軍最後退役的「旅大」級051系列飛彈驅逐艦。作為第一代國產飛彈驅逐艦,為大陸海軍後來的第二代國產飛彈驅逐艦驗證技術,也度過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大陸沿海形勢最為嚴峻的時代。
「珠海艦」為最後051改良型驅逐艦,是大陸「參考設計」驅逐艦時代的終結,鄱陽湖艦、雲台山艦和紫金山艦的服役時間都約40年。
雲台山 美濟礁建站要角
988年,「雲台山艦」和「紫金山艦」先後赴南沙執行永暑礁海洋水文氣象觀測站施工任務。兩艦分別連續在海上執勤156天和46天。「紫金山艦」在艦上人員操作下,首次在南沙島礁登陸。「雲台山艦」更是後來美濟礁建站過程中發揮作用。「變礁為島」,兩艘坦克登陸艦扮演重要角色。
兩艘051G型飛彈驅逐艦,在90年代初服役一度是大陸海軍最先進的驅逐艦,在大量052C/D系列飛彈驅逐艦進入解放軍的情況下,這艘綜合作戰能力甚至不如054A型飛彈護衛艦。
用途變化不大的坦克登陸艦,一方面解放軍近年來不斷建造072A型坦克登陸艦替換老艦,一方面075型兩棲攻擊艦即將竣工,大陸海軍的兩棲艦主力已轉向遠洋兩棲作戰任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