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農業科技研究院與民間合作,將以往牛隻吃多了會脹氣、拉肚子的甘藷加入益生菌,成功讓牛隻生長曲線變漂亮,連肉質、油花品質也提升,目前全台已有10家畜牧場以益生菌甘藷青貯料取代部分飼料玉米來養牛,成本起碼少10%到20%,成功替甘藷下腳料找到新去處。
嘉大畜產博士吳建平表示,經農委會經費補助,嘉大動物科學系與農業科技研究院歷經2年研究,成功開發出「益生菌甘藷青貯料」製程技術,透過金翔生物科技股分有限公司量產,再媒合國產肉畜牧場進行試驗,發現吃台灣地瓜長大的「憨吉牛」生長表現不錯,牛肉、油花表現達到Choice級以上,部分甚至符合Prime級規格。
吳建平說,動物如生甘藷吃多會脹氣、拉肚子,但加入益生菌後,能把甘藷中對動物腸胃不好成分分解轉換成有益物質,且加入益生菌和過期米的甘藷青貯料就算放半年也不會腐敗,能減輕畜牧業對進口玉米的依賴,降低飼養成本。
與嘉大合作的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說,契作農民1年產出不符規格的甘藷多達3、4000噸,除供給畜牧場,多半只能拿來堆肥,長久以來為去化這些下腳料,曾尋求各產業應用協助,但消耗數量有限,如今透過益生菌甘藷青貯料製程,進不了市場的甘藷有了最大去處,也間接增加農民收入。
13日在嘉大舉辦的益生菌甘藷青貯料製程技術授權暨成果發表會上,嘉大副校長朱紀實、農科院長陳建斌代表簽署授權給金翔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莊金陵,會後更安排畜牧業交流、品嘗憨吉牛的口感,吳建平透露,下一步就是把益生菌甘藷青貯料擴大應用到養豬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