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臺東的山海星空作為舞台,進行實驗性質演出,臺東藝穗節從10月起,陸續將有14場演出,地點有以山海為景的富源生態竹林步道、星月交映的都歷海灘天空之鏡,還有廢棄泳池等特殊環境,利用臺東獨特的地景訴說在地故事,呈現給大家全新的藝文體驗及享受。
第1屆臺東藝穗節從2月中開放徵件,短短1個半月湧進全國39件作品,其中不乏本來就在藝術圈活躍的團隊,連赫赫有名的劇團也來參與徵選,經由初審及複審委員激烈的討論與投票下,選出包括 InTW舞影工作室《52Hertz》、肉捌國際《許生的夜》、闖劇場《老人流》、洄廊工作室《地‧景‧身_Cosmology》等實力堅強的演出團隊及作品。
走入生活的劇場藝術
以10月登場的《膠有囍事》為例,結合卑南王家三合院的地點,以發生在三合院裡的喜事為題,古今時空交錯的荒謬婚禮,以劇場符號幽默轉譯,結合回收塑膠設計的裝置,來反思現代人高喊減塑卻仍然無塑不可的生活。
而將在11月登場的《老池攝交場─尬游派對》則以廢棄的縣立游泳池為啟發,以新的劇場藝術和觀眾互動溝通。劇團探訪過去與舊縣立游泳池有互動和回憶的居民,募集相關故事和照片,並招募臺東居民參加工作坊,排練演出游泳競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運用至今還保有的票口、更衣室等空間進行劇場演出,結合環境空間氛圍、文化及歷史,讓劇場進入生活,創造一場歡樂的游泳池派對。
打造具文化品味城市
臺東擁有世界級山海美景、濃厚的原民風采,近年來也推出愈來愈豐富的藝文活動,從4月初的「比比街事」街頭藝人表演,以小型、流動、不特定觀眾群的型態,在臺東市街頭不定時、不定點的方式演出,還有許多街道上的雕刻與彩繪作品,讓居民和旅客感受到藝術就在巷弄街角處;另外也邀請在地藝術團體與各鄉鎮合作,以「行動美術館」流動方式,將藝術帶到各鄉鎮展示,並與民眾互動。
根據天下雜誌2019幸福城市大調查中「每人出席藝文展演活動次數」,臺東縣全國排名第四,在六都中僅輸給臺北市,而名次分別的順序為嘉義縣、臺北市、南投縣、臺東縣,可見文化逐漸走入臺東縣民的生活。
臺東雖然人口少且資源較缺乏,仍籌備多元的藝文展演豐富居民生活,帶動地方藝文環境,讓民眾能更親近表演藝術,吸引大家走入劇場。希望在第一屆臺東藝穗節拋磚引玉後,會有更多藝術家來臺東創作,未來持續建構表演工作者平台、挹注資源等方式鼓勵創作,創造臺東宜居且具多元文化品味的城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