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來臨,退休金難籌,公股銀紛變化招式,將不動產結合安養信託活化資產。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表示,據財政部統計處發布2018年房屋稅徵收報告顯示,全國近八成房屋由45歲以上的年齡層持有,其中有近三成是由65歲以上的高齡者持有,現階段已看到銀行推出五種創新安養信託的型態,尤其是結合不動產業務推出的安養信託表現最亮眼。

雷仲達表示,第一種是「一條龍整合」服務,將政府釋出閒置土地,藉由信託租賃給開發商,再利用不動產開發信託興建安養宅等,並利用入住保證金信託及安養信託讓高齡者能放心入住安養,目前已升級至「一條龍2.0整合服務」規劃興建「二代宅」,實現兩世代「同鄰不同居」理念。

第二種則是「以房養老貸款」服務。由統計數據顯示近三成的不動產都被高齡者所持有,為活用這些不動產,透過安養信託結合「以房養老」,將逆向抵押借貸出來的款項按月存入安養信託帳戶,專款專用以支付高齡者退休安養生活所需費用。

對於許多尋求入住高齡友善住宅或手上持有一戶以上不動產的高齡者,可透過安養信託結合第三種的「留房養老」業務,讓高齡者房子由銀行業者協助出租,將租金收益作為安養信託專戶資金來源,專款專用支應安養生活所需。

第四種是「不動產保全」,許多高齡者擔心不動產被盜賣而或被設定他項抵押權,最終造成不動產遭強制執行而無所居所,影響後續生活,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表示,高齡者如果有這類疑慮,可與銀行簽訂「不動產保全信託」契約以保全名下不動產。

至於第五種是「委任方式管理不動產」。呂蕙容指出,目前也有銀行提出以信託附屬業務委任方式管理不動產,以委任方式請物業管理公司為客戶提供管理(如修繕、出租、出售等)不動產服務,亦將所收取的租金存入安養信託專戶以為高齡者生活所需。

#服務 #管理 #高齡 #房養老 #信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