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李登輝以98歲高齡過世,他對台灣民主有貢獻,但他在台灣內部的「去中國化」文教政策,以及仇中的兩岸政策,卻將台灣帶入分裂與戰爭危機的死胡同。不過,中國俗話「人死為大」,此刻不宜說難聽的話,而是談一下李登輝在台灣創造新世代迷戀日本殖民的特殊心理。

李登輝強調自己22歲以前是日本人,日本殖民台灣帶來現代文明等等。一些台日同夥人跟著唱和,一時之間,日據台灣好像是一個進步文明的光輝時代,受日本教育的台灣人好學上進,人格高尚。其實,那些細聲細語跟著應和的日本人,只敢跟台灣人稱讚戰前的日本,不敢在日本國內說,因為知道會被當成精神病。

從日本投降那刻起,批判戰前社會的種種一直是主流的反省態度。無論是水木茂的漫畫,或是各種二戰回顧電影中,戰前社會充滿悲苦、貧窮、流離和謊言。

至於日據台灣,台灣人遭受嚴重歧視,生活在苦難中,在所有文學作品和回憶紀事中早已表露無遺。既然如此,為何有些日本人配合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的讚賞?只能解釋日本國力衰弱得太快了,過去他們替李小龍的「精武門」叫好,現在沒這種自信了。既然有台灣人對日本灌迷湯,就喝一點吧!不過,李登輝背後也會罵日本警察會亂打人,他討好日本人的話聽起來常像把對方當沒頭腦的傻瓜一般。

不過,日本人真正並不傻瓜。日本作家本田善彥為了了解李登輝,買了一本李寫的日本版《武士道》,放在大阪家中。他說:「有一回,一位長輩到我家,剛好看到桌上的這本書,拿起來翻兩頁就丟回桌上,不屑地怒說:『哪有那麼愛講話的武士?』」的確,日本老人一看李登輝的書,立刻看出這是一位台灣來的超愛講話的山寨版武士道。

李登輝並沒有真正唬住日本人,倒是催眠了一大票戀殖的台灣新世代。他們往往連初級日語的水準也不具備,日本經驗也很淺,一般就是去過東京迪斯耐樂園,在大阪吃過章魚燒、或在京都看過櫻花,至於日本階級社會苦悶壓力的一面從來沒有嘗過,卻成天幻想台灣人「曾經是日本人」的「幸福美滿」。就像立委林昶佐跟李登輝所做日本武士的cosplay,準確地反映了台灣社會戀日的本質,只是一場日本cosplay的模仿秀罷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武士 #傻瓜 #戰前 #李登輝 #日本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