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美股為首的全球股市不斷創高,不過資金多流向大型股,小型企業難受青睞,前元大證券總經理、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昨日指出,這波市場「瘋狗浪」讓台灣股市創下歷史新高,但台股M化情形也越來越嚴重。
李鴻基表示,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已經成為亞洲最全球化的資本市場之一,包括個人、政府、壽險公司在內,全台上市公司前20大投資人中,外國投資人就佔了一半,且握有台灣40%的股票,相較其他東亞國家高出許多,例如日本為30%。
不過,李鴻基指出,近期台股雖然創下歷史高點,但是資金分配卻和過去有所不同,從台灣的大中小型企業市值與2019年相比,小型股與中型股數量都不斷在增加,顯示資金不斷追逐少數大市值企業。台積電一度市值突破4千億美金,全世界資本市場亦是如此,逐漸趨向M型曲線,小型公司變得越來越小,數量也變多。
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表示,在中美貿易戰當中,台灣是少數受惠者之一,接著又因疫情的蔓延,全球資產泡沫化,造成股價飆高。不過,在泡沫隱憂之下,台灣產業卻能相對殷實,因為台灣有厚實的資通訊(ICT)產業,ICT產業從1990年占股市市值2.74%,一路飆漲到今天的53%。
面對產業的快速變化及市場的多元性,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蔡玉玲強調,台灣需要有更具彈性的金融政策,才能讓投資人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公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