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在互聯網醫藥平台較大的有三家: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
其中市值最大的是2015年在香港借殼上市的阿里健康,目前市值約370億美元;平安好醫生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市值約150億美元。至於京東健康隸屬京東,京東打算分拆京東健康,在香港上市,最快可能12月進行招股,估值約300億美元。
這幾家在醫療板塊布局各有特色,阿里健康有母集團強大的電商資源為後盾,旗下有兩大平台,一是2020年初從母公司阿里巴巴收購過來的天貓醫藥平台,以銷售醫藥用品為主要業務。第一季疫情高峰時期,阿里醫藥電商銷售日均交易量達人民幣(下同)1.25億元,跟過往僅有2,500萬元相比,足足是五倍的規模。
二是自營的阿里健康大藥房,偏重用藥服務。例如藥品追溯,患者買了藥但不知真偽,就可以透過手機掃描藥品上面的追溯碼驗明正身,同時讀取說明書、疾病知識等;也可以透過平台,跟藥劑師諮詢用藥問題。
阿里健康也設計了安全用藥AI(人工智慧)系統,像是孕婦、兒童,因為劑量跟禁忌跟一般成人不同,系統會隨時提醒醫生跟藥劑師,避免發生用藥問題。
目前已有許多海內外藥企進駐這個藥品追溯平台,占比超過八成,例如葛蘭素GSK、拜耳(Bayer)、輝瑞(Pfizer)、默克(Merck)等。
平安好醫生則以醫療服務為主,透過線上平台為用戶提供線上診療服務。它最大優勢在於自主研發的「AI輔助診療系統」,雖然自有醫療團隊不到2,000人,但所服務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卻有6,000多萬人,就是靠這套AI診療系統協助線上醫生幫遠端用戶進行診斷。
平安好醫生的收入,主要來自線上醫療平台的服務收入,因此營收規模比不上偏重賣藥的阿里健康,也尚未獲利。但遠距醫療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專業門檻也高於電商,競爭者較少,平安好醫生在線上醫療服務領域的市占率高達70%,長期來看,潛力不容小覷。
京東健康則像阿里巴巴跟平安好醫生的結合體,不但有阿里健康的醫藥電商,也有平安好醫生的線上問診。旗下的京東大藥房,全國上線門店數2萬家,在醫藥零售市占率逾15%,規模不輸給阿里健康。
恒生科技指數今年已納入了兩大醫療科技股:阿里健康及平安好醫生,未來若京東健康上市,可望和前兩家並列為三大互聯網醫藥上市公司。
接下來,市場關注的重點,將會是互聯網醫療何時實現盈利。目前阿里健康及平安好醫生都還在虧損階段,但阿里健康虧損幅度有明顯收窄趨勢;而尚未上市的京東健康,早在2019年7月集團就宣布最先獲利。隨著愈來愈多患者對互聯網醫藥的需求增加,相關企業業績可望明顯好轉,也將會是下一波值得關注的投資新趨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