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今年中將全市16萬盞路燈納管換成智慧型LED燈,號稱省電7成且線上掌握不必人工報修,但卻有過去公所維管的路燈「妾身未明」成黑燈,壞了也無法修,工務局坦言有3萬盞是過去地方私設,會有竊電疑慮,決議由區公所先行認定,將有公益使用的路燈納管,不符合者廢除,明年6月底前完成。
養工處從去年開始接管全桃園車行道路及橋梁路燈,7月全面換裝智能路燈,今年中已換裝13萬7711盞,另有2萬2774盞早在2017年水銀燈落日計畫中汰換成LED路燈,將待保固期2022年5月31日期滿後,陸續換裝成智能路燈。
但各地仍不時傳出路燈壞了不能修的情況,養工處坦言非編號路燈仍有約3萬盞,這些區公所舊燈牌路燈或是黑燈,早期由民代或民眾要求而裝設,市長鄭文燦已指示依據「桃園市政府路燈納管釘牌認定原則」及「未納管路燈處理原則」辦理,將由區公所認定,不符公益及公共性者廢除,符合者則函文提報養工處續辦納管作業,若區公所無法認定,可提報專案小組認定。
至於社區內的非編號路燈,需由管委會同意開放為半封閉型社區,函文至區公所簽訂行政契約,在明年6月30日前提報養工處,若有特殊案件則從寬處理,可延至明年12月31日前提報,市府坦言非編號路燈為歷史共業,將從寬認定保留,但若位於非公益性區域者,會移置或廢除。
養工處指出,區公所維管路燈時期,每月約6200件故障案件,完成換裝智能路燈後,每月故障案件降至2000件,平均維修時間也從48小時縮短至15小時,更可省電70%,每年路燈電費2.19億元降至0.66億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