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預計2021年7月左右新車要到監理站領牌,並且要符合當初送檢車才能領牌(外型要同合格證),而正式領牌前買的電動自行車皆要在一至二年內領牌,不合格的車子有可能領不了牌也就無法上路,屆時警察只要看到未懸掛監理牌的車子上路即會嚴格取締,這將可為騎乘者與所有用路人提供更多的保障,因為懸掛牌證後將可加入強制險,多一份安全保證,另外也有車籍資料無論肇事或失竊等都可對應處理,而且違規改裝(改成60伏以上系統或變更速度)一經查獲也將開罰,確保騎乘電動自行車守法上路安心騎乘。

所以國人即日起購買電動自行車即要選擇可靠度高的品牌及信用佳的經銷商,並在購買時需要求看合格證及檢視外形是否和實車一致,最好還能先做功課或請店家提供上車安中心網站看是否與合格標章型號一樣,而且合格標章上必須要有品牌型號及標章流水號等等,方便後續追溯請領牌證作業,才不會讓自身權益受損。

近年來在國人短程需求扮演重要腳色的電動自行車,確實增加人員移動的高機動性與生活便利性,雖然期間也造成一些交通上的紛擾,但相信未來透過牌證管理當可解決現有衍生的各項缺失,另外在國人騎乘使用上也可透過牌證管理追認車主,再納入強制險全面維護民眾行的權利並為騎乘安全把關,更落實交通部開放這新興載具的初衷。

當然國內電動自行車業者也必須有所警惕,過去少部分業者為求銷售在時速25公里速度限制上便宜行事,甚至銷售車款與認證形式有所差異,造成社會上對電動自行車不佳的觀感,因此業界必須堅守時速25公里的規定,並透過明年的懸掛牌證上路,除了可實質管理車主並規範騎乘責任之外,也將讓所有業者朝向認證與市售車款一致的健全市場機制,而消費者也要有所警覺避免受不肖店家鼓吹購買未認證或不合格車款。

未來透過牌證管理新制上路後,相關業者的自律與國人的自覺督促都將是電動自行車走向更貼近市場與實用性的重要關鍵。

#領牌 #合格 #購買 #國人 #合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