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之所以能夠成功轉型,正是利用DRAM製程特色進行體質轉換。DRAM製程技術與邏輯製程有很大不同,但在黃崇仁的帶領下,轉向投入類DRAM製程的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CMOS影像感測器等晶圓代工市場,而且還能隨時轉換產能,替晶豪科、鈺創等代工利基型DRAM。

另外,黃崇仁發表全新的Open Foundry策略,引進策略合作夥伴分攤龐大的設備投資。近期電源管理IC產能大缺,聯發科10月底決議以16.2億元取得機器設備,再出租給力積電,聯發科將可透過此一方案鞏固產能外,也能利用力積電的優勢,在12吋廠鋁製程生產電源管理IC,與一般晶圓代工廠用銅製程技術相較將更具成本優勢。

據了解,力積電也與國內面板大廠洽談合作,利用Open Foundry策略引進面板廠資金投資相關設備,面板廠也能確保未來取得足夠的面板驅動IC產能。

力積電也已確認了未來擴產計畫。力積電預計投入2,780億元,在竹科銅鑼基地興建2座12吋晶圓廠,總產能共達10萬片。黃崇仁表示,由於客戶需求強勁,加上有政府的簽約時程規定,今年就會開始整地,明年第二季開始動土建廠。

力積電母公司力晶科技在中國合肥擁有合資晶圓代工廠合肥晶合,力晶持股約41%,因為近期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產能全線滿載,但黃崇仁不與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競爭,合肥晶合仍鎖定在CMOS影像感測器及面板驅動IC的晶圓代工領域。合肥晶合已擬定IPO計畫,年底前會向上海證交所申請掛牌上市。

#合肥晶合 #策略 #DRAM #產能 #晶圓代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