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是美麗島事件發生41周年紀念;明天,12月11日午夜,中天新聞台因NCC不准換照,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假處分聲請,形同被政府關掉,這一天是中華民國言論自由的忌日,何其諷刺!

民進黨在野時,總是以人權為大旗,號召群眾監督國民黨政府。執政之後,在野時的理想,皆拋諸腦後。民進黨奉為先驅者的鄭南榕與蔡同榮,雖然已經過世,但典範仍在人間。鄭南榕支持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蔡同榮一生要打破鳥籠公投,未料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執政後,維護言論自由的精神已蕩然無存,《公投法》雖出了鳥籠,卻因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大選失利,又在民進黨主導下,修回了「鐵籠公投」。

民進黨辯解得很好聽,主張「自由不是沒有限制」,理由冠冕堂皇,但這說法與過去威權政府的理由有不同嗎?獨裁都是從小處,逐步侵蝕民主制度,當政府決定以公權力打壓不同聲音時,為了徹底摀住反對者的嘴巴,一定會有變本加厲的手段。

在1940至50年代,蘇聯勢力擴張,全球瀰漫著麥卡錫主義,未料70餘年後,麥卡錫主義竟借屍還魂,擅選舉的民進黨,為贏得政權,從操縱省籍情結到撕裂社會,挑起統獨對立,帶頭鼓吹的「抗中保台」主張,與侵害人權、對人思想檢查、亂戴紅帽的麥卡錫主義有何不同?

打著人權大旗,卻幹著殘害人權的勾當,這就是民進黨所為。權力從人民而來,也會從人民而去,從民進黨執意進口美國萊豬開始,已形同支持度的破口,民進黨若不能自我反省,進行政策修正,被人民唾棄之日亦不遠矣。

#蔡同榮 #人民 #公投 #未料 #鄭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