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經濟表現出色,主計總處將成長率預測值由原來的1.56%調高到2.54%,顯著超越國際貨幣基金預測的1.9%,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更看好,估計將超過2%,可能是數十年來首次超越大陸。表面看來這是個好消息,深層觀察卻可能是一個大警訊,國人切勿自滿,更不可掉以輕心。
首先,台灣經濟成長未必真能超過大陸,經濟研究機構惠譽日前提高對大陸今年成長率的預測到2.7%,超過《經濟學人》對台灣經濟成長的預估;就算台灣今年成長率真的超越對岸,也只會是偶發的特殊,明年大概就會消失。
台灣今年的優異成長奠基於三大事實:一是疫情控制得宜、未大規模關閉消費場所;二是資通訊產業得利於「轉單效應」出口大增;三是台商在全球生產鏈重組下回台投資。但台灣的相對優勢會很快弱化,疫苗即將在各國展開接種,大陸疫苗研發也居領先地位,台灣第一項優勢很快就會削弱。第二項轉單優勢將會持續,但企業會因成本考量迅速調整而逐漸轉弱。第三項台商回流優勢,會因拜登對中國政策較為和緩而逐漸減少。
無法與大陸市場硬脫鉤
因此,雖然國內有機構預測台灣明年將有4%成長率,但路透社綜合多家研究機構預測,更認為大陸將在今年較低的基礎上、於明年跳升到8%左右,是台灣的兩倍之多,回歸到長期超越台灣的「常態」。若將偶發的特殊現象認定為未來的「新常態」,並申論台灣經濟不必靠中國大陸,未來就該如何如何,顯然是患了幼稚的「意識形態偏執症」。
其次,不管是依經濟學理或實務,貿易和投資都會因運輸、營運和管理的成本,深受距離、種族或文化的影響。所以,放棄大陸這個近在咫尺、同文同種的便利市場,而去追逐遙遠的歐美市場,絕對是件捨近求遠、費勁耗力的辛苦工作。這也是為何愛爾蘭或英國對其他歐盟國家的出口、加拿大或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都占到總出口的半數以上。韓國雖然和歐美都簽了自由貿易協定,但對中國的貿易量還是保持首位,已超過25%。台灣若刻意遠離中國市場,當然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即使目前對中國市場仍大幅依賴,在缺乏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加持之下,經濟成長都只能在「保1」或「保2」間掙扎,若和中國市場硬脫鉤,可能立刻轉為負成長,請問台灣民眾會忍受這樣的經濟嗎?
這種反中的貿易論點,經常指責陸方為「黨國資本主義」,違反自由貿易精神,動輒攻訐大陸以貿易為武器進行政治性報復,迫使對手屈服妥協,譬如近日澳大利亞紅酒遭大陸高關稅制裁事件。這種論點乍看是有幾分道理,台灣也曾遭北京以限制陸客來台為懲罰手段,感同身受在所難免。
然而,大陸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對其任何違反世貿規範的作為,其他成員按理都可在世貿架構下對其提起訴訟,求取獲得公正對待和適當補償的機會。我國在1980年代深受美國以該國301條款進行「貿易歧視」,動輒威脅將祭出高關稅懲罰,才認真申請重新加入世貿組織,尋求其架構內之保護。如今美國對中國存有大額貿易逆差,即公然違反世貿規範、任意對中國2500億美元出口祭出25%高額關稅;而我方事實上也違反世貿第1條「非歧視原則」規範,單獨歧視大陸、禁止陸方一成農產品項目、1成5工業產品項目對台出口。美國和台灣的作法,就比大陸「高尚」許多嗎?
大陸經濟好台灣就會好
對於一個快速成長,經濟規模即將成為全球首強的大陸,民進黨政府長期控訴藍營「親中賣台」,天天喊著經濟必須和其脫鉤,今年1到10月對其出口依賴不減反增──從馬政府的39%一路升高到43.6%,6月分更狂飆到46%。在此狀況下不知謹慎應對,而竟然敢於和對岸進行政治對抗,以全台灣人的經濟安全為賭注和對岸進行政治賭博,完全是既危險又不負責任的賭博行為。反中媒體不僅經濟失智,還搖旗吶喊來麻痺國人,既可悲又令人痛恨。
打開過去25年兩岸經濟成長曲線圖,可以看得很清楚,大陸經濟好台灣就會好,大陸差台灣不會好,台灣想斷絕大陸市場,單靠自己的關鍵技術和智慧財產自立自強,走出自己的路,完全是被意識形態綁架,忽視重要事實的「經濟失智」,有必要加以澄清,以免誤導台灣社會,特別是決策者,錯誤的政策選擇,將危害國家社會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